第1129章 瘴氣【一】(3 / 3)

袁乃寬的麵色有些譏諷,而且語氣也不知不覺的漸漸的從講述變成了不屑的樣子,很顯然他對於蔡鍔的這樣的做法是非常反感的,其實不單單是他,就是袁世凱聽了麵色也是非常不善的。

雖然這些年來,那些內閣官、員、將領確實有一些存在橫行街市啊,什麼欺壓弱小這樣的毛病,但是總體上來說還沒有軍方的人物會當街就給警察難堪,而且還是當著那麼多圍觀者的麵。

更不會放出他那樣的話來,什麼叫自己找一個應對,難不成要是這件事不能給他一個交代的話,怎麼著,他就要和北、京的警察刀對刀槍對槍的幹一仗?還是他要把滇軍調過來和雷振春的衛戍兵拚一下子?

先不提他蔡鍔的當時是怎麼想的,或者說他是怎麼就說出這樣個一番話,單就問題本身來看,這件事還沒有直接的冒犯到他本人,同樣的說到底那個小鳳仙也沒有怎麼樣,這難不成就值得他蔡鍔如此大發雷霆嗎?

越想越氣,而且越想,袁世凱對蔡鍔的看法就變得越多,終於,在短暫的沉默之後,他的左手猛地砸在小幾上,發出了極大的聲響不算,而且還將小幾上的茶杯、點心弄得撒了、碎了一地。

袁乃寬不虧是袁世凱的心腹之人,而且也不虧於他多年的侍候袁世凱,麵對大總統如此突如其來的怒火,他竟然能夠做到保持自己的沉默而且保證自己的情緒不發生任何的變化的同時,幫助袁世凱冷靜下來。

袁乃寬沒有什麼表情的收拾起地上的東西,然後看似無意,實則是經過了不斷權衡之後,說出來的話,道:“或許可能就是和當年的吳三桂一樣吧,衝冠一怒為紅顏唄。大總統您也不必動怒,在自己的女人麵前表現自己,這也沒什麼的,當年吳三桂衝冠一怒倒戈清廷的時候,可不是現在的蔡鍔能比的啊。”

袁世凱斜著眼睛看了一眼袁乃寬,雖然眼神中有不解的神色,不過他卻沒有開口詢問,而且袁乃寬也沒有解釋,依舊在那裏收拾著。

而就是一個短暫的空白吧,袁世凱的思維竟然突然地回到了那一段曆史中,也就是當年吳三桂因為愛妾陳圓圓一怒衝冠決戰千裏時的場景。

當年的吳三桂,雖然隻不過是普通的將領,而且說起來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實質性權力,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吳三桂這個人是懂得時勢的,而且他還是那種善於周旋在政、治漩渦中的人。

當年大明江山已成累卵之勢,有倒懸之危,雖然袁崇煥擁重兵與清軍堅持在山海關外,對峙廝殺,可是要是真的公平的對比的話,那麼清軍占領山海關繼而揮師中原隻不過就是時間問題罷了。

袁崇煥斬殺毛文龍之後,尚可喜的頂頭上司黃龍自刎,尚可喜降清,而且這個之前,吳三桂已然是成為關外擁兵最多,且成為了皇帝賭注的將領,大明的安危社稷,幾乎都壓在了他的身上。

但是這個時候,原本才剛剛與洪承疇等人誓言要死保江山的吳三桂卻接到了已經投降了大清的祖大壽的來信,信中祖大壽對吳三桂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希望他也能夠投降大清,這個時候的吳三桂,是在動搖的。

而後來不久,李自成打入北京,崇禎皇帝自縊身亡,吳三桂得知消息後不由大驚,同時也失去了自己的信念,當然了這個時候他還並沒有投降大清,畢竟對於一個祖上一直接受皇帝恩賞的家族武將來說,忠誠兩個字有時候比性命更為重要。

而且這個時候,吳三桂也多次接到李自成的招降,雖然一開始的時候吳三桂是堅決不接受的,但是畢竟因為已經換了天地,而且吳三桂對於李自成的了解並不多,可是由他能夠成功的進取中原來看也能感覺到他應該不是一個普通人。

所以在不知道多少次李自成派人來招降的時候,吳三桂的態度猶豫了,可是就在這個時候,一個消息的傳來,令他直接的下定了決心,勢必要和李自成決一個生死!這個消息就是他的愛妾陳圓圓被李自成的手下擄走、糟蹋雲雲。

這個時候,吳三桂怒火中燒,他趁著李自成親自率軍東征的空子,積極聯係清軍大將多爾袞,兩家大軍合兵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