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9章 雄渾【一】(3 / 3)

就在這一天,朱德手下的參謀長,就趕到了昆明城,來到了他的家中。

朱德還是依舊待在臥室裏,就在這接見了這名李姓的參謀長。看到參謀長,一來,朱德不由得先是一愣,因為他沒想到李參謀長會到家裏來找自己,不過既然他已經來了,朱德自然還是要笑臉相迎了。畢竟他的“氣”與他手下這些兄弟們沒有關係。

說到這就必須要說一說朱德對於帶兵的態度了。有很多人,他們的帶兵的方式大概就是兩種,而且這兩種方式在地域區別上可以明顯的區分出來。

第一種帶兵的方式,就是皖係、滇係常用的辦法,那就是明確等級地位,軍人與長官之間的關係,然後用軍紀、軍令來約束隊伍,用功獎、罪罰的方式來激勵他們,同時按時關餉,來收攏隊伍中的人心。這是有著南方特點的帶兵方式。

而另外一種方法就是和士兵交朋友,雖然也有明確的等級地位關係,但是長官和士兵間的關係更親近,而且作為長官的也樂得和手下人稱兄道弟,常常打感情牌,打家鄉牌。對於隊伍約束力完全來自於長官的個人威望,而軍紀則是配合的一小部分罷了。

而且就關餉這個問題上,第一種帶兵方式在關餉上,是如期按期,嚴格按照規定的額度進行的。而第二種則不是這樣,雖然基本上第二種方式,關餉的時間也是要按照規定的時間與額度的。

但是在某些時候,他們因為與隊伍中士兵的關係較為親近,所以有時候可以提早或是延後關餉的日期,當然了,在額度上,也是可以利用情感牌來進行小幅度調整的,有錢的時候就多給點,提前給一點,沒錢的時候就少給一點,延後一些日期。

也可以說,第一種方式是中規中矩的,是嚴苛的規則性方式,而第二種方法則是帶有草莽氣息,綠林味、江湖氣較重的方式。

這也就使得南北方的軍隊的最高層,以及整個軍隊體係上,有著明顯的差異。舉例來說,比如南方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徐樹錚,和他手下的隊伍。就是中規中矩,所以這也導致了南方隊伍中,作為軍官的人,多是科班出身,或是畢業於各個講武堂亦或是留洋派、士官派。

而北方的代表性人物就是陸軍第二十七師師長——張作霖了,就拿二十七師舉例,二十七師的高級軍官中,大部分都是草莽出身有的甚至是由匪轉官的,這是因為其最高領導也就是張作霖本身,就是綠林出身的緣故。而且他們的帶兵方式在很多時候都是富有江湖氣的。

由此就可以看的出,南北方帶兵的差異了,當然了,這原本也就是與最高領導者自身關係是分不開的,最高領導的出身是什麼,那麼他選取其他官員的時候,自然就會偏向什麼,這是很簡單的道理,因為他出身於此所以他了解這一類中的人!隻有自己了解的人,他才能信得過!

而朱德方式那,既不是單一的第一種,也不是單一的第二種,當然了,也不是所謂的兩者的結合體。他選取的帶兵方式首先就是將兩者相互結合,而後在加上第三種帶兵方式,那就是以家庭的模式來約束隊伍。

他所謂的家庭模式,並不是平常常說的那種“我們都是一家人、咱們就是親兄弟”這樣的話,他的家庭模式是真切實際的采用家庭的方式,讓自己手下的每一個人都成為這個家庭中的一員。

最簡單的舉一個例子吧,那就是朱德手下的特別行動團裏,是沒有夥夫和炊事班的。這可能大家要問了,要是沒有夥夫和炊事班的話,那麼一個團數千人的夥食要怎麼解決那?

很簡單,就像是在家裏一樣,一家人,輪流做飯,將各自家鄉的菜、各自拿手的菜還有各自所懷念且熟悉的味道。

一起拿出來,輪流拿出來,給團裏的其他士兵分享,這樣一來,天南海北的味道彙聚到一處,這就首先解決了菜色單一的問題,而後也因為是這裏麵所有的菜品都是每一個不同的人自己所記憶、懷念的味道。

唐繼堯首先找到的是王文華的哥哥,王伯群,雖然王伯群也掛著軍職,但是實際上他啊應該算是一個文人,一個職業軍人與一個帶有軍職的文人之間的談話,而且兩個人又是上下級的關係,所以肯定是作為職業軍人的一方,占有優勢,也就是所謂的話語權,而實際上,也正是這樣的,王伯群那個時候已經被唐繼堯說動了,其實真的說起來,與其說王伯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