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馮國璋說出了有關金陵匪患的問題,而後就在飯桌上向袁世凱提出了想要對金陵近期附近周邊縣城進行一次大規模的肅清活動。其實這本不用彙報給袁世凱這個大總統的,但是馮國璋這麼做,我雖然不解其意,但是我相信他絕不會幹一些無用的事情的。
而袁世凱那,雖然他很詫異,馮國璋會為了這麼一點小事而向他麵報,但是已然說出口了,而且他也覺得這不是什麼壞事,所以也就直接應允了,而且可能是酒興亦或是他與馮國璋之間的多年情感吧。
他不但直接應允了馮國璋要用兵的請求,反而還主動的當下就寫了條子,要財務部門即刻批下一百七十萬現大洋,調到南京去,給馮國璋作為他這一次用兵的軍費,而另一邊的段祺瑞。
見袁世凱如此,不由得笑了起來,不過雖然看起來很真誠,但是他的笑聲中,那一絲的婉轉,還是能夠讓人聽得出他的心聲的。
這不,就在袁世凱將批條交到馮國璋手裏之後,段祺瑞也連忙的對馮國璋許下,如果他要在金陵及其附近用兵的話,那麼段祺瑞將派遣徐樹錚親去輔佐的同時,還將即刻以陸軍部的名義,調動金陵周邊臨近的駐軍,配合馮國璋的用兵行動。
說起來,其實這些都是好事,至少對於馮國璋剿匪一事,都是有利無害的,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我卻是看到了馮國璋眉宇間的愁苦為難之色,不過仔細想想,我覺得其實馮國璋的用心我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無論怎麼說,兩方麵給予他如此大的支持,他還是不該如此的,因為宴席上,就此時,我卻是看到了袁世凱與段祺瑞二人眼中的不滿之色。但是這也怨不得二人,畢竟他們兩個之所以會如此,也是有著自己的打算的,而馮國璋如此的表現,怎麼說也是有些不買賬的意思。
這也就怪不得他二人會是如此了,不過便是如此,此二人還是不動聲色個的與馮國璋親切交談。他們這麼做,無外乎就是想要拉攏馮國璋到自己的一方罷了,不單單因為馮國璋的身份地位威望。
其實這些再這樣的一個年代,都是一個屁罷了,他們看中的還是馮國璋手下的幾十萬武裝流量還是他背後的英、美、德三國公使罷了。雖然馮國璋不願參與到權力鬥爭中,但是這不表示他就是一個甘於平靜的人。
要是他真的甘於平靜的話,我想來,他要不會三兩個月就給我發上一份親近電文了。還有我聽說馮國璋最近與東三省總督張錫鑾搞得有些不明不白的,對此,我就有些感到懷疑了。
張錫鑾雖然掛著一個三省總督軍的名頭,可是誰都知道東北的問題,絕不是一個張錫鑾可以左右的,更何況真論起來,馮國璋的地位威望,比之他張錫鑾可謂是一個天上月,一個地下泉了。
馮國璋根本沒有必要在意張錫鑾,而且其實就是張錫鑾本人來說,我想他也是不敢招惹馮國璋的,更何況,他們一個在南一個在北,風馬牛而不相及的兩個人,竟然會鬧得不明不白,雖然不解,但是想起來,還是真挺有意思的。
宴席可以說是無滋無味,我也不知道自己吃了些什麼,又喝了些什麼,總而言之,行屍走肉一般的離開宴會之後,我便直接來到了雲吉班。我想進來,也隻有這個地方才能讓我毫無顧忌的放鬆下來了。
要說一說蕙英了,前幾天她叫家裏的下來給我帶來口信說,要是我再不回去的話,家裏恐怕門前的那株海棠花,也終究要砍倒了當柴火燒了。可能一般人不明白這其中的含義,但是我們兩個作為夫妻,自然是有一些獨特的交流方式以及言語了。
雖然我明白這句話中的分量,可是我卻並不在意,因為越傷心,才能越幹脆。
小鳳仙見我進屋,不由得上前來,一麵幫我脫下軍裝,一麵對我問道:“將軍,想必是筵無好筵會無好會吧?”
我點點頭,笑了笑,沒有說什麼,而後小鳳仙又問道:“那不知道將軍您,打算什麼時候帶鳳仙再回到府裏去哪?蕙英姐姐,怕是已經不在乎鳳仙這個人了吧。將軍啊,如果不了解您的人,還真的會認為你就是一個薄情寡義之輩那。”
“你這叫什麼話。”我坐下喝了一口茶,道:“蕙英這個人你還是不了解她,你知道嗎,鳳仙,在她的心裏啊,可是有著比洱海還要寬闊的地方,能容下許許多多的東西,這些東西可以沉入海中,再不浮起,卻終不會被海水洗刷於無形。”可是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卻想要放棄等待了,唐繼堯答應給我的軍餉我現在基本上已經放棄了,可是看著鄒若衡,再看看我身旁的士兵們,我是真的好心痛,好無力,我感覺到了自己的渺小,同時我也清楚的體會到了什麼叫做自大,以及自大的後果,我的夙願雖然尚未可知到底能否實現,但是就現在的情況來看,我是真的將自己看的太過高了一些,原本或許如果我能將我的想法再變得小一些,亦或者是說我能夠再等等,在我有了充足的儲備之後再行動的話,恐怕我就不會陷入到這樣的境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