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章 化雨【三】(3 / 3)

但是,這隻是單單對於我個人來講的,而如果放眼整個北、京的氣氛就不再會這麼輕鬆了,而如果你能夠向全國看過去的話,那麼整個時局都已然變得恐怖起來。不知道從什麼開始,殺戮的本質竟然開始蔓延開來。

陸建章、江朝宗、雷振春,這三人在短期之內竟然對全國上下有有可能反對袁世凱稱帝意圖的將領、官員們動了屠刀。其實我為什麼會知道這很容易解釋,那就是對於他們三個人我是通過段祺瑞知曉的。

雖然我和段祺瑞的關係並不如和親近,但是論起來我是他的下屬而且對於袁世凱稱帝的這個問題上,我們兩個的態度是相同的,雖然段祺瑞這個人和袁世凱之間的關係很難以簡單的定義。

但是這還是大是大非的問題,而且這是一個需要堅持且不可以更改的問題。也隻有在政、治上爭鋒相對的時候,段祺瑞和袁世凱才是對手,而在私下裏,即便是現在這樣的態勢下,他們兩個人仍能保持如此關係,就可見一斑了。

說起來,其實路途有很多,江朝宗三人這一次的選擇想來是不算明智的,他們不知道為什麼竟然會用如此的恐怖來進一步激起不好的浪潮。簡單舉兩個例子吧,一個是我一個就是段祺瑞了。

對於我的刺殺是失敗的這是無需質疑的,而且這樣的失敗他們可不單單隻有一次,同時這樣的失敗對於我們來說雖然是一種緊張與威脅但是這也更是讓我們在未來的時候多加小心,而且同時給我們直接的提供了準備應對的時間。

這是其一,其二,就是段祺瑞那樣的人,這樣的人很少,也就隻有段祺瑞、馮國璋、王士珍寥寥幾人罷了。。對於他們這樣的人,哪怕是他們就在公共場合下直接的反對袁世凱,那三個人也不敢對他們如何。

至於為什麼會如此,根本不必解釋,那麼問題就來了,對於我這樣的人,他們的失誤等同於給我提供時間,而對於段祺瑞那樣的人,他們根本就不敢觸及,這會是好事嗎?這會對於他們有什麼有利局勢嗎?

答案是否定的,段祺瑞還能夠自由自在的在陸軍部發號施令,馮國璋雖然他沒有公開的表明過自己的態度,但是看起來都清楚他還是站在反對派的立場上的,而他也在南京依舊鎮守一方。

他們的生活沒有被破壞,因為那三個人無論是誰,根本就對他們提不起殺心,且也絕不敢想要威脅到他們,因為那是自尋死路的,他們還能夠好好的生活依舊掌控著權力,而我這樣的人,又該如何那?

是一波又一波應對將來可能發生的一次又一次刺殺嗎?亦或是改變自己的立場?或者是祈禱著他們一次次刺殺的失誤?

“你們,還是先找個地方安頓下來吧。”陳敏麟對著身後那些袁克定派遣來的人道:“雲南這個地方,比不了北平,條件上或許沒什麼大的差別,但是民風民俗上就有太多的差異了,你們去找一家適合的旅館,安頓下來之後,然後就到蔡將軍的官邸去找我。到時候咱們先去好好的吃一頓,這一路上,大家也都辛苦了。”

雖然陳敏麟此時此刻是口不對心的,但是必要的客氣還是必須的,而且他也知道也隻有自己這樣,才能把這些甩不掉的尾巴,擱置在將軍府外,如對他們說明或者是已一個“不方便”的理由,而不讓他們居住到將軍府的話。

那麼雖然他們必然會聽令而行,但是一旦回到了北平之後,那麼他所要麵對的就不再是現在的這個情況了,所以這樣的應對方式,雖然很低級,但是卻很有效。畢竟你已然先開口了,而且還給了對方不能拒絕你得理由。

那麼無論他們如何的能言善辯的話,想來也不會自找麻煩的,而且更重要的是,這些人中不但沒有能言善辯之士,而且說起來其實他們也都知道,這裏是什麼地方,也許在北平沒有人敢把他們怎麼樣。

但是在雲南這個地方,他們還是清楚自己的處境,而且剛剛陳敏麟的話,也算是有禮有節的,對他們也沒有什麼不尊重的語氣到過袁克定的密令教他們如何如何,但是現在的情況下,至少短期之內,他們是無法接近將軍府的了。

這六七個小廝沒有多說什麼對陳敏麟謝過之後,就帶著各自的行李一同去找旅館去了。而當這些人離開車站之後,大約又過了十幾分鍾後,陳敏麟這才拿著自己的行李也離開了車站。

叫了一輛車,直奔蔡鍔在雲南的官邸而去。其實說實話,陳敏麟如果按照他內心的想法來說,其實他是想要先回家去看看自己的老父親的,畢竟離家在外許久,家中人的牽掛以及他個人對於父親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