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章 化雨【三】(1 / 3)

雖然籌安會打著“學術團體”的旗號,以研究國體為切入點,但是實際上,從他們的講話中能夠很清楚的得知這樣的一個消息。

那就是這個所謂的學術團體籌安會的真正目的在於研究“君主、民、主兩個國家體製哪一個更適用於中國的同時,對於兩者進行公平且客觀的對比,與此同時在得到合理結論後從兩者中取其優而去其劣,以為國家體製之衡準。”

簡單一點解釋,那就是這個籌安會或者說這赫赫有名的籌安六君子的目的,就是要把現在國家實行的民、主製國家與之前幾千年來實行的君主製國家進行對比,而且與此同時,也與國際上世界各國的不同國體進行對比,從其中選擇最為適用於中國的國家體製機構,而後使之成為國家體製的權衡標準當然了,也是必然會實行的。

換句話說,就是如果他們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君主製更適合中國國情的話,那麼就會以君主製替換現在實行的民、主製,更通俗一點,那就是假如他們得出的結論是君主製更適合中國的話,那麼中國則又會回到之前的封建王朝權利統治之下。

這是陰謀嗎?這是野心嗎?雖然這件事是有楊度六人接連的以不同的講話形式逐步透露出來的,但是實際上,明眼人都知道,這樣的大動作,是楊度他們幾個人無法進行或者說甚至是無法開啟的。

果不其然,當楊度等六人把自己的想法或者說這是一個決議已經緩慢有序的滲透給每個人的時候,最先表示出來自己的不滿亦或者是說表現出來對這件事存在質疑的就是陸軍部總長,北洋之虎,段祺瑞。

“你們的意思是,如果現行的民、主製,在你們的研究討論學術對比之後,不適用於中國果體的話,那麼就要廢除現在的現行製度,然後改為君主製是嗎?”

楊度點點頭,不過卻補充道:“段總長,不是君主製,更不是封建製度,是君主立憲製,仿效日本內閣政、治構建的方式,有君主同時也有內閣首相等等,一切行政官員,當然了,因為咱們的國家不是日本,所以我們所研究對比的國體製度,也不是完全的按部就班的。”

“哼。”段祺瑞冷哼了一聲,而後對楊度道:“我明白的你的意思了,可是楊晳子啊,你知不知道更改國體代表著什麼?還有我想問問你,這件事,或者說更改國體的這個念頭,你是怎麼想起來的?憑你一個小小的議員,恐怕還想不到那麼遠吧?”

段祺瑞雖然這話是對楊度說的,可是他的眼睛卻總是有意無意的瞟向袁世凱,而袁世凱那,雖然明知道他如此,可是依舊不動聲色的坐在那,而且也毫不回避的他的目光,看起來就好像他對於這件事毫不知情一樣。

其實這個時候我是非常想要表明自己的想法以及態度的,可是沒辦法,這樣的會議,即便是我受邀參加,可是我卻沒有說話的份,一絲一毫都沒有。楊度這一次並沒有對段祺瑞解釋什麼。

而隻是笑了笑,而後反之對雷振春開口,道:“雷將軍,不知道你對這件事的態度如何啊?”雖然楊度沒有理會段祺瑞這是非常錯誤的,但是可當段祺瑞聽到了他下麵的問話的時候,不由得一怔,而後隨即挑了挑嘴角,不再說話了。

而雷振春被楊度這麼一問,卻是一愣,而後四下看了看,半晌,這才算是“緩過神來”,憨笑著對楊度道:“晳子兄,這件事我還真不懂,什麼國體什麼東西的,我不知道啊,你也知道我是一個粗人,這些事我就聽大總統還有段總長的。”

“嗬嗬。”無論是袁世凱還是段祺瑞,在聽到了雷振春的回答之後,都不由得冷笑了起來,其實雷振春這一招非常高明,假如我的猜測不錯的話,那麼這個籌安會其實就是袁世凱授意組成的。

那麼也就表示之前楊度說的話,其實就是代袁世凱說出來的,那麼也就等於死袁世凱一直在和在場的眾人對話,而顯然的,楊度之所以會選擇詢問雷振春,其實也是早就安排好的,因為雷振春這個人雖然沒有什麼太大的能量。

馮國璋見到袁世凱之後,他們兩個人的對話的具體細節不得而知,但是能夠肯定有這樣的幾句對話。

其一,對於前幾日楊度等人聯名通電全國的籌安會的問題,馮國璋對袁世凱發問道:“大總統,我想問一問,楊度他們搞的那個什麼籌安會,是得到您的允許的嗎?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具體的是做一些什麼工作那?還有就是這是不是隸屬在內閣或者是整個政、府係統體製之內的那?”

麵對這一連串的問題,其實都不要說是袁世凱了,就是普通人恐怕都會覺得有些不耐煩,但是沒有拌飯,提出這樣一串問題的人,是馮國璋,是他大總統的基礎,是他袁世凱的弟兄,是北洋的忠誠、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