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章 披肝瀝膽【九】(3 / 3)

這日清晨,我依湯薌銘之邀,準時來到他在北,京的住所。

敘過一些場麵話之後,湯薌銘驅散了會客廳中的侍者,此時諾大的會客廳中隻有我與他兩個人。

他先是拿出一個小煤爐來,而後在上麵燒了一大罐不知什麼來頭的水。說是要親手給我泡一次功夫茶。

煤爐裏麵的炭火非常微弱,所以要等到那一罐子水燒好看來是要些功夫的;湯薌銘一麵坐在小馬紮上用扇子煽著炭火,一麵對我道:“鬆坡你長我一歲,我喚你一生兄長了;鬆坡兄不知你我當年湖南一別之後,可都有些什麼不同的經曆啊?”

我笑著道:“也沒有什麼特別的經曆,自我重九起,義後,便成了雲南都督,一幹就是好多年,直到大總統調我入京之前,我可是一步都沒出過雲南。”

這是一句假話,倒不是我這個人對人不真誠,而是有些話對說的假一點,於人於己都有好處;更何況眼前之人,我與他未有深交,說上一兩句假假真真的話,更是無妨。

“既如此,鬆坡兄還真是安分之人啊。”

看起來湯薌銘對我剛剛的回答沒有懷疑,所以他又開口問道:“不過鬆坡兄,我可是聽人說過,雲南之地,處於邊陲,其民風剽悍,心智未開,這麼說來你在雲南的日子也並不是那麼舒服吧?”

我順著他的語氣歎了口氣,麵色有些疲憊的對他說:“鑄新兄所言不假;雲南之地自古以來便是邊陲,更是重鎮;其民風剽悍不假,可也淳樸善良,對人和善。至於你聽說的心智未開此言卻是差矣,雲南百姓多為少數民族,有著自己的政,治體係,信仰風俗與中原頗有不同,所以說他們心智未開倒不如講成是他們不願意接受外來的政,治文化罷了。”

“哦?”湯薌銘一笑,放下手中的扇子站了起來,身體向後仰了仰像是在緩解腰部的酸勞。

湯薌銘的個子很高,而且雖然身材不算臃腫卻也壯實,讓他坐在那麼一個小馬紮上還搖了半天扇子也是難為他了。

點起一袋煙,深吸了幾口,湯薌銘做到我的對麵,又對我說:“那不知鬆坡兄能不能給我講講你在雲南時候的一些風土人情亦或是有趣的事。我這麼多年啊,當兵都算是當傻了,在大營裏唯一的樂趣就是和那幾個將官比比槍法啊,要不就騎騎馬。”

說到這,湯薌銘放下手中的煙袋:“你是不知道啊,我們最無聊的時候,可能兄長你都想不到,是在麼有什麼事做了,我們就弄一大筐辣椒,在那比誰吃得更多;這湖南的辣椒還真是夠勁的很。”

說著,他還做出一副被辣到的表情,頗有些意味;不過,我還是看的出,他說道“湖南”兩個字時候的那種異樣。

不會為了一些東西而徹底的和他,或者說徹底的和北洋政、府翻臉,畢竟,他也知道段祺瑞是一個識大體、懂大勢的人,況且現在的形勢下,如果真的北洋政、府易主的話,恐怕南方方麵也好,亦或是其他列強國家也罷,都不會作壁上觀的。

就是現在相對穩定的情況下,那些惡鬼還在想要時不時的撈一點好處,而且說實話,雖然馮國璋非常認同孫文的理念,但是實際意義上來說,孫文的一些活動,以及做事的方式,他覺得並不可靠。

這不是無的放矢的,畢竟當年孫文提出的“驅逐韃虜,複我中華”的精神,如果站在一個特殊的角度來看,其實這不外乎是一種矛盾。

所以出於公,他必須要保證袁世凱位置的穩定,而且其實他心內最相信的人,還是袁世凱而已。畢竟無論是前朝之時,袁世凱幾乎擔任過所有大清國的權臣之位,而且那些時候,袁世凱在任的見地、功業,他也是看在眼裏的。

雖然段祺瑞這個人也非常有本事,可是沒辦法,是小站時崛起的武夫,縱然雄才大略,而且掌管陸軍部許久,可是搞得清軍隊的問題,不表示就能夠搞得清國家的問題啊。

段祺瑞與袁世凱之間的矛盾,其實在馮國璋看來,那不過就是小站元老內部的問題,甚至都談不上是派係問題,可是他還是覺得自己有必要提醒段祺瑞一下,畢竟北洋之虎的名號,可不是說給別人聽,用來嚇唬人的而已。

不過,就在今晨,一份北、京的來電,讓他一下子就覺得一個頭兩個大起來,不是他本人的承受能力太差,是在電文中的內容太過觸目驚心了。

電文原文如下:吾弟華甫,許久未見,兄心中甚為掛牽,又兼昨夜一夢,夢中盡是昔年小站場景。曆曆在目,一幕幕,實令為兄汗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