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述得知此事後,先是大喜,而後又禁不住連連搖頭。
按理,西征軍被抽調走了,長安空虛,是他進犯三輔的最佳時機,可是現在,公孫述打三輔真的是都打出心理陰影了。
一次不成,兩次不成,次次都不成,且損兵折將無數。
現在又出現良機,讓他可以再次出兵進犯三輔,但他心裏實在是沒底。
不僅公孫述心裏沒底,成都朝廷的大臣們,也都心裏沒底。
若是以前,得知三輔空虛的消息後,肯定會有大臣勸公孫述,甚至主動請纓,出兵三輔。
可是這一次,滿朝文武,沒有一個吱聲的,既沒人提議出兵三輔,更無人主動請纓,願率兵去攻打三輔。
偌大的朝堂內,寂靜得可怕。
公孫述環視在場眾人,問道:“洛陽把三輔地區的兵力都抽調到代郡,這麼大的事,諸君就沒什麼話要的嗎?”
大司馬公孫光道:“陛下,臣以為,現在出兵,打下三輔,並非難事,難就難在,打下三輔之後,我軍要如何才能守下三輔!”
在場的大臣們紛紛點頭,表示公孫光得沒錯。
公孫光是公孫述的親弟弟。
公孫述和很多地方豪強一樣,重用自家的親戚,對外臣不太信任。
現在成都朝廷,更像是一家家族企業,成都朝廷的三公,除了大司徒李熊,大司馬公孫光、大司空公孫恢,都是公孫述的親弟弟。
在這一點上,公孫述和劉秀存在本質上的差別。
劉秀對自家的親戚的態度是,我可以給你榮華富貴,可以給你封地、爵位、地位,但就是不會給你權力。
他所重用的大臣,沒一個是他的親戚,要有,也就是鄧晨和李通了。
鄧晨是他的姐夫,擔任廷尉,僅僅位列九卿之一,李通是他的妹夫,本任衛尉之職,後來轉職做了前將軍,連九卿都算不上了。
至於劉氏宗親,官職高的,也就做到太守而已。
通過這樣的比較,也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來,無論是公孫述,還是張步、劉永等割據軍閥,他們與劉秀相比,都像是一個個的家族企業,而劉秀所組建的洛陽朝廷,則是一個選才明確、唯才是用的正規大集團。
公孫述看著公孫光,問道:“大司馬以為,我們不能出兵三輔?”
公孫光道:“陛下,我們在三輔沒有根基,即便現在攻占三輔,等洛陽的兵馬攻打過來,我們還是守不住。
與三輔相比,臣以為,攻打南郡更佳。
以前,三輔有馮異駐守,我方不敢全力攻打南郡,生怕馮異會趁虛而入,現在馮異去到代郡,我方攻占南郡的機會終於來了。
南郡乃翼江王(田戎)之屬地,翼江王在南郡的根基仍在,隻要我軍能攻占南郡,漢軍再想反攻回來,可是難上加難了!”
他的意圖很明確,借用征西軍離開三輔的機會,蜀軍不去打三輔,而是加大兵力,攻打南郡,爭取把駐守南郡的岑彭驅逐出去,己方占領南郡全境。
南郡對於己方的重要性,雖不如三輔,但也差不到哪去。
攻占南郡,己方便有了大舉進攻荊州的跳板。
若能拿下荊州,揚州和交州,都將成為己方的囊中之物,屆時,己方可占半壁江山,與劉秀分庭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