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蘇聯入侵阿富汗(1 / 1)

在葡屬非洲殖民地中

安哥拉領土麵積最大

農、礦資源也很豐富

幾個世紀以來

葡萄牙像頭吸血怪獸

貪婪地吮吸安哥拉人民的膏血

掠奪安哥拉的農礦資源

早在奴隸貿易時期

葡萄牙就以羅安達為中心

從事大規模的奴隸買賣

據估計

自1580年到1836年正式取締奴隸買賣為止

葡萄牙奴隸販子從安哥拉運出的奴隸就達300萬人以上

葡萄牙社會幾百年的繁榮與發展

就是建築在難以數計的黑人奴隸的屍骨之上

1932年薩拉查獨裁政權當政以後

葡萄牙對安哥拉加強經濟掠奪的同時

不斷深化其殖民統治

1933年頒布的“帝國體製憲章”和“海外行政改革法”

以及後來製定的一係列法令政策

目的都在於把安哥拉緊緊地捆綁在葡萄牙的殖民體係上

戰後安哥拉人民為反對葡萄牙人進行了英勇鬥爭

在50年代和60年代

安哥拉人民進行了武裝鬥爭

葡萄牙派出14萬多人的葡萄牙正規軍到安哥拉鎮壓人民的獨立運動

但都不能撲滅安哥拉人民的鬥爭

最終不得不退出安哥拉

安哥拉於1975年11月宣告獨立

安哥拉獨立後不久便陷入了內戰

安哥拉人**盟、爭取安哥拉徹底獨立聯盟(簡稱安盟)與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簡稱安人運)三派相互戰鬥

其目的是為爭奪權力

後來安哥拉人**盟加入安盟

而國外勢力出於不同的考慮

也卷入了安哥拉內戰

古巴在80年代共派了5萬多人的軍隊到安哥拉幫助安人運

南非為了占領西南非洲(即納米比亞)

出兵支持安盟

1990年納米比亞獨立

南非軍隊撤走

冷戰結束後

古巴軍隊也撤走

1991年

安哥拉交戰雙方在裏斯本簽定和平條約

1992年9月底

安哥拉舉行了獨立後首次多黨製總統和議會選舉

執政的安人運取得大選勝利

多斯桑托斯當選總統

但安盟領導人薩文比不接受這一結果

再次走進叢林

開展內戰

由於在戰場上誰也不能消滅誰

1994年11月雙方簽署了《盧薩卡協議》

同意實現和平

雖然該協議使安哥拉內戰基本停止

但和平進程一再拖延

雙方在集結軍隊

解散武裝

重組新軍等問題上不斷相互指責

在政治問題上也橫生枝節

最終的分歧集中在安盟主席薩文比的政治地位問題上

安盟要求明確規定薩文比在未來國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但安哥拉政府則認為有違《盧薩卡協議》精神

作為一種妥協

安哥拉政府提出由薩文比任副總統

但安盟斷然拒絕

為不使安哥拉和平進程功虧一簣

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在1997年初親自前往安哥拉調解分歧

促進妥協

1997年4月8日

安哥拉議會表決同意給予薩文比“最大反對黨領導人”這一特殊政治地位

這一地位規定:薩文比有權就國家政治問題與多斯桑托斯總統麵晤;有權享有一份高薪

在首都羅安達有一套住房和一支警衛隊伍

安哥拉執政黨的這一讓步

為民族團結政府的成立掃除了障礙

在1992年全國大選中

有70名安盟人員被選為議員

但他們從未就職

在1997年4月達成協議後

這70名議員中有66人到議會宣誓就職

兩天後安哥拉團結與民族和解政府正式成立

安盟占有政府4個部長和7個副部長職位

安哥拉開始向建設與發展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