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的是一條搖搖擺擺的曲折道路
忽而采取強硬的軍事行動
忽而采取含糊的和解姿態
1959年9月
他提出一個折衷方案
建議成立一個“依靠法國援助
同法國緊密聯係而由阿爾及利亞人自己治理的阿爾及利亞”
但是 兩派都拒絕接受
1960年1月19日
民族主義分子在阿爾及爾築起街壘
拒不服從巴黎的命令
戴高樂采取強硬措施
1月29日
他穿著將軍服
戴著洛林十字章
在電視台發表演說
重申政府的自決政策
並要求所有的部隊都必須服從命令
在全國舉行一小時的象征性總罷工
工會支持戴高樂的決定
叛亂陷於孤立
迅速失敗
這以後
戴高樂將主張阿爾及利亞歸屬法國的部長排擠出政府
1961年1月
又進一步舉行公民投票
征詢國民對阿爾及利亞自決的意見
結果
56%的登記者投了讚成票
民族主義分子見前景不妙
便再次作亂
1961年4月22日
夏爾、澤勒、薩朗和儒奧四名將軍在阿爾及爾逮捕了法國政府代表莫蘭和羅貝爾·比隆
奪取了政權
聲明他們的意圖是以武力維持法國對阿爾及利亞的統治
叛亂得到大約20000名法國外籍誌願軍團的部隊和25000名傘兵的支持
傳說 他們將進軍巴黎
奪取全國政權
戴高樂通過電台和電視台呼籲法國人民起來保衛法國
後備役軍人在巴黎被征召起來
治安防衛部隊也開進了這個城市
除了一些極右翼團體外
各政黨都提出支持政府的保證
4月25日夜
忠於政府的軍隊開進阿爾及爾
叛亂流產
此後民族主義分子轉而進行秘密恐怖活動
多次圖謀暗殺戴高樂
1961年5月20日
法國政府同阿爾及利亞臨時政府開始舉行會談
最後於1962年3月7日
18日
雙方在埃維昂進行了長達11天的正式談判
最後簽訂《埃維昂協定》
根據協定
阿爾及利亞將在7月1日舉行公民投票
如果選民投讚成票
那就說明他們讚成阿獨立並且根據《埃維昂協定》與法國進行合作
4月8日
法國舉行關於是否同意《埃維昂協定》的公民授票
90%的人投票讚成
7月1日
阿爾及利亞舉行公民投票
絕大多數選民投票讚成阿獨立
至此
法國在阿132年的殖民統治和曠日持久的阿爾及利亞戰爭宣告結束
阿爾及利亞問題的解決
為阿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前景
同時
阿爾及利亞戰爭的結束也消除了法國政局動蕩不安和財政經濟危機的一大根源
對於法國政局的穩定、社會經濟的發展都具有重大意義
在對外政策方麵
戴高樂推行獨立的民族主義政策
他堅持發展法國的獨立核力量
不參加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和禁止核擴散條約
1960年2月試爆了原子彈
1965年發射了人造衛星
1966年
退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一體化軍事機構
戴高樂強調歐洲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他發起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
力圖同西德建立密切關係
1963年1月
法國和西德簽訂合作條約
規定兩國的首腦和外長定期舉行會議
協調彼此的政策
他拒絕亦步亦趨地追隨美國
戴高樂抗美獨立外交的另一突出表現就是不顧美國壓力
於1964年1月27日正式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
法國政府公開反對美國侵略越南的戰爭
對於第三世界的其它國家也采取了積極合作的態度
1964年戴高樂兩次訪問拉丁美洲
走訪11個國家
簽訂了許多經濟、貿易和技術合作協定
與此同時
戴高樂還十分注意法國的經濟獨立
他嚴格限製美國在法國關鍵工業部門的投資
大力發展本國尖端工業的政策
並竭力保護新法郎的幣值
使法郎成為國際上最堅挺的貨幣之一
此外
戴高樂還堅決反對戰後支配國際上結算的金彙兌本體製
主張恢複金本位製
對美元的霸主地位提出挑戰
政治體製的重大改革、阿爾及利亞問題的解決和財政狀況的改善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從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後期
法國的社會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
戴高樂繼續執行資本主義經濟計劃化的政策
戴高樂上台前製訂的現代化和裝備計劃(即1958
1961年的第三計劃)由於已經不符合當時的需要而被廢棄
1960年初
德勃雷政府製訂了一個“臨時計劃”
計劃國民生產總值每年遞增5.5%
繼“臨時計劃”後製訂並執行“第四計劃”(1962
1965)
這一計劃強調擴大投資
注重分配和領土的整治
注意增加社會福利
規定4年內國民生產增長24%
平均每年遞增6%
1966年開始執行第五計劃(1966
1970)
該計劃繼續強調加強國際競爭能力
特別是尖端工業產品的競爭力
計劃期限延長為5年
預定5年內國民生產增長27.5%
平均每年遞增5.5%
這些計劃的貫徹執行有力地推動了法國經濟的發展
1958 1970年
法國的工業生產平均每年遞增5.9%
僅低於日本而高於西歐和北美諸國
其中1956
1963年期間每年平均增長6.8%
1963年後由於經濟危機等原因
經濟發展有所緩慢
平均每年遞增3.4%
但仍快於同期的美國、西德和英國
當時美國工業生產平均每年的遞增率僅為3.2%、西德為2.7%
英國為1.2%
在這期間
特別是在臨時計劃時期法國的能源生產有很大發展
拉克的天然氣年產量達40億立方米
馬庫爾和希農等核電站已開始發電
法國的許多新興工業部門發展更快
如航空、宇航、核電和軍事工業僅次於蘇美而居世界第三位
法國的交通運輸業也得到了迅速發展
僅在臨時計劃時期法國就鋪設了4千公裏的電氣化鐵路
高速公路的建設在經過長期耽擱後也開始動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