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又晉升為少將
1919年4月
從歐洲回國
出任西點軍校校長
麥克阿瑟在西點軍校任職三年
在這三年裏
他實行了不少改革
但是在西點的改革不僅受到來自國會、陸軍部、校友會中保守分子的責難
也遭到了潘興將軍的反對
於是
他被調往菲律賓執行海外任務
臨行前
他與富有的寡婦
實際上也曾是潘興情婦的路易絲結為伉儷
婚後便來到闊別18年的馬尼拉
再次在倫納德·伍德麾下供職
1925年
麥克阿瑟又奉命回國
管轄一個軍區
司令部設在巴爾的摩附近
在那裏
路易絲又投身於社交活動
對丈夫的軍旅生活完全失去了興趣
並力勸丈夫退出軍界
創辦私人生意賺大錢
她認為麥克阿瑟聰明過人
不應在戎馬生涯中浪費光陰
麥克阿瑟卻不以為然
兩人從1927年8月分居
到1929年6月被批準離婚
直到1937年4月
麥克阿瑟才又與37歲的費爾克洛思小姐結婚
1928年夏天
麥克阿瑟再次被派往馬尼拉
擔任了駐菲律賓部隊司令的職務
1930年8月
他被任命為陸軍參謀長
此時他年僅50歲
是美國陸軍曆史上最年輕的參謀長
在擔任陸軍參謀長期間
他不顧一些人的反對
以機械化裝備代替了馬匹
大大提高了美軍的機動能力;並建立了一個航空隊司令部以提高地空部隊協調的效率;還製定了一個總動員計劃和一個平時工業生產轉為戰時生產的計劃;他通過對國會的影響
使陸軍在經濟蕭條時期免受大幅度的削減
1932年
他奉胡佛總統之命
派軍隊驅散進入華盛頓要求補發退休金的1.5萬失業退伍軍人
雖然他並不願意這樣做
但還是親自指揮軍隊將這些人趕出首都
陸軍參謀長任期屆滿之後
麥克阿瑟到菲律賓出任軍事顧問和菲律賓軍隊的統帥
被授予菲律賓陸軍元帥軍銜
他在接受菲律賓陸軍元帥杖時說:“隻有那些不怕死的人才配活著
”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
德、意、日於1941年簽定“三國公約”
美日之戰已不可避免
羅斯福總統再次召麥克阿瑟服現役
統一指揮遠東地區的全部美國陸軍和空軍
麥克阿瑟走馬上任不到5個月
就發生了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的事件
此後
麥克阿瑟以他的勇氣和才能
奔波於澳大利亞、菲律賓和華盛頓之間
為恢複美軍元氣做了不懈的努力
不久
太平洋地區的盟軍統一編製
麥克阿瑟被任命為西南太平洋地區的總司令
指揮這一地區的部隊
他在戰爭中從不考慮個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