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1年9月,討伐軍的艦隊和安東尼、埃及女王的艦隊,在希臘西北部的一個海麵上會戰。雙方戰艦的數量相差不大。在勝負未分的時候,埃及的六十艘戰艦突然接到女王命令:立即返回埃及。接著,安東尼也指揮自己的戰艦向埃及方向逃去。安東尼剩下的許多艦船,因失去指揮而戰敗投降。
第二年夏天,屋大維進軍埃及京城。安東尼的殘軍相繼投降。安東尼在絕望之下用劍自殺,埃及女王也在宮內用毒蛇把自己咬死。
當屋大維回到羅馬的時候,他已經成為同愷撒一樣的偉大人物。屋大維決定把和平賜給羅馬人,號召公民們第二天到雅努斯神廟去。
第二天黎明,羅馬人從四麵八方湧向雅努斯神廟。當太陽出來的時候,屋大維在侍衛的簇擁下,來到了廟前。
屋大維站在一個土堆上,揮著雙手,讓向他歡呼的人安靜下來,然後大聲喊道:
“公民們!你們知道,在雅努斯神廟裏,供奉著我們的馬爾斯戰神。當戰爭發生的時候,我們就把廟門洞開,以便讓偉大的戰神來保佑我們取得勝利。整整900年來,神廟的大門一直敞開著。現在,戰爭結束了,和平來到了。因此我下令,從此關閉神廟的大門,讓我們羅馬人永遠過和平的生活!”
屋大維話音剛落,人們就歡聲雷動。在舉行了隆重的祭祀儀式後,雅努斯神廟沉重的大門緩慢地關上了。屋大維要讓羅馬人“永遠過和平的生活”,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不過,此後和平的羅馬也延續了800年之久。
元老院把給愷撒的榮譽都授給了屋大維。屋大維成為執政官、大祭司和保民官,享有“祖國之父”的稱號。公元前27年,他又接受了元老院奉給他的“奧古斯都”的尊號。“奧古斯都”在拉丁文中是“神聖的”、“至尊的”意思。後來它又成為西方帝王的一種頭銜。屋大維還被授予“元老院首席公民”(即“元首”)和元帥的榮譽稱號,獨攬了羅馬的行政、軍事、司法和宗教的大權。“元首”這個詞,從此就正式在世界各國使用了。當時他才36歲。
屋大維統治了羅馬43年。這是古羅馬經濟上最富庶的時代,又是古羅馬文學上的“黃金時代”。屋大維開創的元首政治,實際上是羅馬帝製的開始。他雖然沒有稱帝,但實際上是羅馬帝國的第一個皇帝。這種披著共和製外衣的獨裁,一直延續到公元3世紀後半葉戴克裏先當政時,才公開地變為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