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萬邦之王——大流士(1 / 2)

冒名頂替巴爾狄亞發動起義的拜火教僧侶高墨達,在岡比西斯死後,便以為坐穩了天下。『言*情*首*發www.Klxsw.com但是這時卻出現了麻煩。由於高墨達奪了王位,接管了前國王的全部妻妾。按照波斯宮廷的規定,王妃平時在宮外住宿,定期入宮陪伴國君。有一次輪到王妃帕伊杜美入宮,其父歐塔涅斯囑咐她注意皇上有沒有耳朵。原來新皇帝即位以來,由於他曾被居魯士斬去雙耳,因此就絕不在公眾麵前露麵,也拒絕會見波斯貴族。於是,許多人都對他的身份產生懷疑,認為新國王很可能是以前的僧侶高墨達,歐塔涅斯就是其中之一。

晚上,高墨達睡後,帕伊杜美果然發現丈夫沒有耳朵。得知真相的歐塔涅斯便找到六名貴族同黨,其中就包括後來的大流士一世。他們七人商定在某個時間率領士兵突襲王宮。

不久之後,京城就傳出了巴爾狄亞是假冒的傳言,高墨達恐怕漏餡,便從京城轉移到米底的西迦耶胡瓦提堡居住。大流士等人尾隨而至,在公元前522年9月利用一個宗教節慶日衝入宮內,將高墨達及其黨羽殺了個精光。從登上王位到遇害身亡,高墨達隻做了8個月的皇帝,王權就又回到了阿黑門尼德家族手中。

這時大流士等人所麵對的局麵簡直糟透了,居魯士一手開創的大帝國到現在隻剩下伊朗高原的部分地區,其他省份像埃蘭、巴比倫、米底等已紛紛獨立,波斯帝國麵臨分崩離析的局麵。

於是,建立一個什麼政體的國家,由誰來治理國家,就成了擺在大流士等七人麵前的首要問題。

歐塔涅斯主張在特權貴族成員中間實行民主製,大家集體統治民族,以防岡比西斯獨裁統治的複現。歐塔涅斯後又有發言。主張實行寡頭統治,即政權集中在少數有才能的人手中,這些人是民族的精華,這要比讓愚昧無知的群眾統治強。大流士仍然認為君主製最佳,他認為民主製會使壞人朋比為奸,造成混亂,而寡頭統治會造成派係爭端,容易引起國家分裂,隻要有人能代表人民利益,成為人民的偶像和領袖,那他就應該成為國家的君主,大權集於一身。

後來七人在表決中,大多數同意仍沿用君主**製度。於是,歐塔涅斯退出王位競爭,隻要求自己家族不受任何人統治,其他六人自然同意。六人最後商定次日早晨在郊外彙合,誰的馬先嘶叫誰就成為國王。

結果,第二天大流士讓其馬夫耍了個手腕,待六人一到齊,那馬便仰天長嘶,於是其他五人便一致承認大流士為王。這樣大流士就成為阿黑門尼德族統治波斯帝國的第三任國王。統治時間從公元前522年至前486年。

從此,大流士便率領波斯軍隊,在8位得力助手(波斯人6名,米底人和亞美尼亞人各1名)的輔佐下,用了一年多時間,逐一平定了帝國內的叛亂,奇跡般地恢複了居魯士和岡比西斯所征服的全部國土。這場平定戰爭,共經曆了18次戰役,斬殺和擒獲了8個暴動首領。

看到帝國恢複統一,大流士真是躊躇滿誌,於是,就命人在米底都城愛克巴坦那通往巴比倫的大道上,在貝希斯敦村附近一雄偉寬闊的山崖上刻石紀功,這就是著名的《貝希斯敦銘文》。

銘文上部為一組浮雕,表現被俘獲的叛亂首領被押解至大流士麵前。浮雕中大流士昂首直立,腳踏高墨達,左手持弓,右手伸向天空,向波斯主神敬禮,被俘的8個頭領在大流士麵前背縛雙手,魚貫俯首而行,與大流士形成了鮮明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