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說,等到盧房兩家訂親之後,馮家會不會以此來要挾?盧穎佳是一點兒也不擔心的。從這些天馮家的表現看來,他們其實很有些小聰明,也和能拿捏住事情的分寸,雖然他們自己的行為,說白了的話,很是讓人不齒,可是,人家就能說的冠冕堂皇,讓盧家這邊,雖然心裏膈應,可是,卻達不到下手去讓他們消失的程度。所以,諒他們也不敢把公主駙馬和宰相國公一塊兒都得罪了。
恐怕到時候,他們對於兩家這似是而非的婚事,隻會決口不提。其實,就是現在,盧穎佳也不認為,他們是多麼的真心實意的想著讓馮家的那個孩子娶了盧穎佳。
首先,畢竟他們沒有合適的人選,現在挑出來的那個,和盧穎佳年歲也不相當,第二,盧穎佳的家世,現在可比馮家高多了,難道,他們想著娶回家去供著嗎?要知道,他們可是打算在長安落戶的,盧穎佳要是看不上他們家,就算是嫁到了他家,也是揮揮手就能整治他家的。唐朝可是沒有從一而終的說法,和離再婚神馬的,毛毛雨啦!
所以,盧穎佳認為,他們現在抓著這個婚事不放,不過是想著讓盧家有欠他們的感覺,以便於讓盧靖宇也好,盧母也好,不好意思再追究以前的事情,當然了,要是能多要點兒好處,那當然就更好了。
所以,盧穎佳對於找人教訓馮老三這個罪魁禍首,那是一點兒也不心虛。理直氣壯的很。
盧穎佳想的很好,可惜,她忘了,這世界上,還有一個詞兒,叫做變數。所謂,計劃不如變化快,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她以為,她把馮老三給打了,馮家別的人,在輩分兒上,就存在先天的弱勢,而且,那些人,估計心裏第一想的,就是想著把打了馮老三的人給找出來,自然把她這邊就放鬆了。這倒是沒錯。而且,她也沒有猜錯,馮老三,還真沒想著,真的讓他兒子,把盧穎佳給娶回去。
雖然,他確實動心來著。要是盧穎佳真的嫁到了他們馮家,那可比他們隻是搭著馮老太太這條線強多了,畢竟,馮老太太年歲也大了,能活多少日子,還真的是沒準的事兒。這要是有一天,老太太突然就去了,他們一家子可是要在長安長久的過日子的。要是把盧穎佳娶回家,那往下數,至少三代,就能和公主府搭上關係了。自家再態度殷勤些,說不得子孫後代就都安枕無憂了。
可是,他試探著提了幾次這婚約的事兒,開始,他發現盧母確實有些意動,最起碼沒有置口否決。可是,自從盧靖宇和盧穎佳回來,請安之後,盧母的態度就有了變化,馮老三立刻就明白了,這是盧家兄妹不願意呀。所以,他這心裏立刻就把迎娶盧穎佳的事情,放下了。人家可是公主的小姑子,要是真的不情不願的娶回來,誰能鎮得住!
所以,他現在就等著盧靖宇來拒絕,然後他提點兒好處呢。至於婚約的事兒,他自然不會隨便往外說了。他要是說出去了,讓別人知道了這事兒,最後他家又沒有娶成盧穎佳。這一個是,可能讓別人看不起他們,認為盧家根本就看不上馮家,所以才悔婚。
這樣,雖然有人會認為盧家不地道,可是,更多的人則會認為,盧家不會真心對待馮家,所以,馮家是好欺負的。
二來呢,這說出去了,壞了盧穎佳的名聲,盧靖宇自然不會高興,那高陽公主更加不會高興,畢竟,這也關係到盧家以後的女兒呢。這可是和高陽公主有直接關係了。那以後,盧家怎麼可能會關照自家。就算是看在馮老太太的麵子上,也隻剩下麵子情了。估計真的有事兒的時候,他家也得出工不出力,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這馮老三想的倒是挺明白的。可是,架不住有那不明白的呀。這俗話說了,‘寧可有神一樣的對手,也別有豬一樣的隊友。’目前,這馮老三,就有個豬一樣的隊友。
這個人,就是他的次子。這馮老三的兒子真的不多,隻有三個。前邊兩個都是正室嫡妻所出,這第三子,乃是妾侍所出。這個第三子,就是那個‘定給’盧穎佳的‘小屁孩兒。’
所以說,盧靖宇這邊對這婚事一排斥,馮老三立刻就放棄了,這不得不說,很大一部分,也有這個原因。這庶子雖然不像前朝的時候,那樣當做仆人使用了,可是,地位也真是不怎麼高。他就算是有再多的算計,也不敢信心滿滿的認為,人家堂堂侯爺的妹子,公主的小姑子,會嫁給他一個平民百姓的庶子。即使,他那個庶子,已經記在了嫡妻的名下,當做了嫡子。再加上有那個似是而非的婚約。雖然,之前他確實有點兒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