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還在為新聞、報紙上的那些負麵事件而唏噓感慨,或是為社會道德的淪喪而悲哀時,你一定以為自己已經看透了這個世界的黑暗,你一定還以為自己見多識廣,世界的每一處陰影都在你的眼皮底下,即使你無能為力,你是知道的。如果這樣,那麼,你一定不是這個故事裏的人,也一定不知道有那樣一個地方,有那樣的一座城。
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地球是在一刻不停的自傳,而如果你在初高中好好聽了相關的課,你又會知道,地球內部是灼熱的岩漿,自轉將地球的每一部分沿著與自轉軸垂直的平麵往外甩,根據物理上的離心力的學說,經過幾十億年地球自然而然的就呈橢圓形,而非正圓。然而隻有少數的科學研究人員和地質科學愛好者才會去想,不斷甩向外麵意味著在同時在地球內部應該會出現一個不斷變大的“真空空間“。
盡管有關這個觀點的論證還隻是科學界小範圍的爭論,但對於永晝城的人來說,這些討論毫無意義。因為,事情的確就是這樣,他們的城,就在那裏。
永晝城就在這個真空空間的邊緣,或者說是出口處。真正空洞的坍塌不知是在空間形成之後的多少年發生的,堅實的廢墟仿佛又形成了一層新的地殼,又不知是在什麼時候,在廢墟與頭頂大陸之間的“小小”空洞來了人,人多了,竟建起了一座城。比起入口被堵住的真空空間這個空洞是小了一點,但對於渺小的人類來說,在這個地方建一座城,不論多大的規模,都是綽綽有餘。豐富的地熱資源供給了這座城市的一切能源需求,於是,這座仿佛臨時站點的大型集市就從某一天開始,永遠沐浴在了光明中。也不知是誰第一個這樣叫的,永晝城的稱呼在它的市民口中流傳開來。後來,這座城也越來越壯大,大到已經超出了一個城市的規模。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也許在黑暗之中浸泡太久了,這座城的屬性似乎也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永晝無夜至今還未變,光明卻早已隨時間流走了,時過境遷,這座城如今剩的似乎隻有現實的利益,冷冰冰的刀槍,弱肉強勢的人。
故事圍繞的,就是這三種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