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驚天動地(1 / 2)

恐龍滅絕的撞擊事件並非地球曆史上最嚴重的一次,最有名的是2.3億年前的撞擊,當時世界的物種滅絕了90%,隻是大家比較喜歡恐龍,所以對恐龍滅絕的撞擊更加感興趣。地球挨了很多次“砸”,但是滄海桑田,地質變化都磨滅掉了,但是還有100多個坑保存了下來

從理論上講,太空中的小行星、彗星等小天體撞擊地球的可能性的確存在。但俄羅斯科學家根據理論計算後認為,高強度激光可將小天體推離與地球相撞的軌道,或者將其摧毀。

據俄《消息報》日前報道,俄科學院應用數學研究所專家伊瓦什金發表文章指出,可以把對付危險小天體的激光器安裝在繞地球運行的空間站或未來的月球基地內,同時為激光器配備用於觀察小天體的望遠鏡和提供電力的電站。

伊瓦什金針對波長3微米的紅外激光和半徑100至500米、其密度為每立方厘米3克、近似球狀的小行星進行了大量理論計算。結果顯示,如果發現將給地球帶來危險的小行星,且應對時間充裕,就必須發射出威力相當於2.4萬噸至290萬噸梯恩梯炸藥的高強度激光,使小行星表層物質轉變成向外發散,並相對於小行星運行方向反向運動的等離子體,產生反向加速度,使小行星脫離與地球相撞的軌道。如果應對時間緊迫,則必須發射出威力相當於400萬噸至3340萬噸梯恩梯炸藥的激光,將其摧毀成對地球無害的小碎塊。

伊瓦什金認為,若想發射出能摧毀小天體的激光,激光器射出的紅外激光的初始直徑須達到約100米。如果未來的單個激光器無法製造如此大直徑的激光,可將數個高強度激光器集中起來,共同創造出符合要求的激光。根據計算,這樣的激光器需配備發電功率達1300瓦至1.8萬瓦的電站。如果空間站上無法安裝這樣的電站,可以在未來的月球基地上鋪設總麵積為1300平方公裏的太陽能電池板。

伊瓦什金同時指出,上述設想的實現有賴於科技的繼續發展,但從理論上說該設想是可行的。“蘇梅克-利維9號”“阿波菲斯”是天文學家已知的近800顆具有潛在威脅的小行星之一,更是少數幾顆天文學家們希望可以進一步詳細研究的天體之一。

“阿波菲斯”小行星是一顆繞太陽運行的近地小行星,其形狀不規則,直徑僅320米左右,質量約4200萬噸。是在2004年6月被發現的,此後失去蹤跡,直到6個月後又再次被發現。2004年聖誕前夜,科學家們在NASA的“近地天體計劃”辦公室中計算出,“阿波菲斯”將在2029年4月13日與地球擦身而過。科學家們通過對“阿波菲斯”小行星進行不間斷地觀測,並估算的數據顯示,至2029年“阿波菲斯”小行星與地球的之間的距離為18640英裏,這個距離比多數的通信衛星與地球的間距還要近幾千英裏。

當“阿波菲斯”接近地球時,其運行速度為每秒5.9公裏。如果擊中地球,將產生相當於11萬顆廣島原子彈爆炸所產生的能量,等同於整個紐約市及其周圍區域的地方都會瞬時毀滅;如果它撞擊在海洋中,那麼將引起毀滅性的海嘯,比2004年印度洋大海嘯更猛烈。因此,天文學家如此描述“阿波菲斯”:一個致命的敵人。

2029年4月13日,黑色星期五,數以百萬的人們會來到戶外,抬頭仰望,驚異於自己的好運。小行星“阿波菲斯”將與地球擦身而過,一個光點劃過夜空,比許多人造衛星更快,比大部分恒星更明亮。2029年4月13日,小行星“阿波菲斯”將會在30000公裏的高空飛掠過地球。相比之下,地球同步衛星的軌道高度為36000公裏。在距離最近時,這顆小行星將會明亮得像一顆3等恒星。即使在城市的燈光中,在非洲、歐洲和亞洲肉眼可見。有記載以來,還沒有人曾經見過太空中如此明亮的小行星。

科學家們預測到,2029年,當阿波菲斯在地球附近呼嘯而過時,地球的引力會將這個天體扭成一種複雜的轉動搖擺的狀態,引力所產生的扭矩還可能將“阿波菲斯”撕裂。

這樣的事件從未被見證過,科學家們將獲得有史以來最好的一次機會,來觀察地球的引力如何影響一顆小行星的運動狀態。而這種研究,對於科學家們應對那些與地球有相撞危險的其他天體來說極具參考價值,因為小天體與地球接近時,都將發生類似的狀態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