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團體裏也有幾個人麵臨的處境和他相似,不知如何是好。團體裏一個名叫菲爾·索默斯的人說得好,如果把這種事當成一件必須解決的困難,最後必然以失敗告終。你不能把敬愛上帝當成實現另一個目的的手段,敬愛上帝本身就是目的。如果你想以敬愛上帝的行為換取與配偶的團圓,這種愛顯然是不真誠的。

另一位名叫瓦萊麗·都篠的人則指出,他們根本不該作這種嚐試。她讀過一個人本主義團體出版的著作。這個團體認為,根本不應該敬愛給人們帶來這種痛苦的上帝。它宣稱,人們應該按自己的理智和本能行事,不應該落入這種胡蘿卜加大棒的誘騙圈套。這個團體的成員死的時候當然都下了地獄,但卻是帶著高傲自豪的態度下地獄的。

尼爾自己也讀過這個團體散發的小冊子,他印象最深刻的是,這本小冊子裏引述了許多墮落天使——也就是魔鬼——的語錄。魔鬼們並不經常光顧人世,出現之後,既不會給人帶來好運,也不會造成破壞。他們不受上帝管束,來去匆匆,隻是幹他們世人無從捉摸的營生時從人間順道路過。碰上他們時,許多人會問他們問題。他們知道上帝的意圖嗎?他們為什麼被上帝逐出天庭?這夥墮落天使的回答千篇一律,隻有一句話:自己的事自己決定,我們就是這麼做的,建議你也這麼做。

那個人本主義團體的成員於是當真來了個自己的事自己決定。要不是因為莎拉,尼爾也會作出同樣的選擇。可他想念莎拉,所以,他隻有一條出路:找個理由愛戴上帝。

在尋找愛戴上帝的理由時,其他人至少還有條件自欺欺人:他們所愛的人蒙上帝寵召時沒有受罪,一下子便咽了氣。尼爾卻連這點平衡都找不到:莎拉被玻璃碎片劃傷後痛苦萬狀。當然,更慘的人也是有的。有一對夫婦有個十來歲的兒子,被天使下凡的烈焰燒傷了,又被卡住動彈不得。救援者最後把他拉出來時,燒傷麵積已經達到百分之八十,慘不忍睹。最後的死亡簡直是一種解脫。相比之下,莎拉還算幸運,但還沒幸運到讓尼爾愛戴上帝的地步。

尼爾絞盡腦汁,隻想出一種能讓他由衷感激上帝的情形:讓莎拉重新出現在他眼前。哪怕僅僅看到她的笑臉,都會給尼爾帶來莫大的安慰。他以前從來沒有見過任何一個被拯救的靈魂重臨世間,現在,他比一生中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這種異象。

但異象不是你想要就能得到的東西。尼爾沒有得到異象。他隻能自己想出景仰上帝的辦法。

下一次參加聖納撒尼爾目擊者小團體集會時,尼爾找到本尼·瓦斯克斯,就是那個眼睛被天光抹掉的人。本尼不常參加集會。他現在忙得很,許多團體邀請他去發表演說。天使下凡造成的無眼人實在太罕見了。天堂之光射向俗世的時間非常短暫,隻出現在天使下凡和重返大堂的一刹那。所以,所有無眼人都成了小名人,無數教堂希望他們充當發言人,供求非常不平衡。

現在的本尼瞎得跟蚯蚓一樣,不單是眼睛、眼窩不複存在,他的頭骨裏已經完全沒有容納這些器官的空間了,顴骨緊緊挨著前額。看見天光,這是任何尚在人世的靈魂最接近天堂的一刻。也就是這一刻讓他的身體發生了畸變。通常認為,這種身體畸變表明,在天堂中,物理意義上的肉身是完全沒有必要的。現在,本尼那張表情功能大受限製的臉上隨時隨地總是掛著親切、喜悅的微笑。

尼爾希望本尼能告訴他點什麼,幫助他愛上上帝。本尼告訴他,天堂之光的美麗是無可比擬的,如此輝煌,如此壯麗,在它麵前,任何懷疑都會煙消雲散。它是無可辯駁的證據,足以證明人人都應當敬愛上帝,就像1+1=2一樣顯而易見。不幸的是,盡管本尼打了許多比方,他卻無法用自己的言辭重現天堂之光的美麗。本來就虔信上帝的人聽了本尼的話後激動得發抖,但對尼爾來說,本尼的話太含糊了,令人失望。於是,他轉向其他方向尋求幫助。

接受自己不能理解的神跡。當地教堂的神父這樣對他說。如果你在自己的問題無法解答的情況下仍舊敬愛上帝,這就更能說明你的虔誠。

承認你需要上帝。他購買的大眾精神指導書這樣說。當你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不能全靠自己解決、必須依靠上帝時,你就已經是個信徒了。

全身心地、無條件地匍匐在他麵前吧。電視傳教士這麼說。接受痛苦,隻有這樣,你才能證明對上帝的愛。接受痛苦也許不能讓你今生今世更加幸福,但抗拒痛苦隻能加重對你的懲罰。

所有這些理論對不同的人都會產生作用。隻要你信服了其中任何一種,你都會虔誠皈依。問題是這些理論都不那麼容易令人信服,尼爾則是覺得完全無法信服的人中的一個。

最後,尼爾試圖跟莎拉的父母談談。這充分說明他已經到了多麼絕望的地步:他跟嶽父母的關係向來很緊張。盡管他們很愛莎拉,但卻總是責備她沒有表現出足夠的虔誠。聽說她嫁給了一個完全沒有信仰的人時,他們震驚得說不出話來。至於莎拉,她一直覺得父母太愛對別人妄加評判了。他們對尼爾的排斥愈發強化了她的看法。但現在,尼爾覺得自己跟嶽父母有了共同點——說到底,大家都對莎拉的死痛悼不已。就這樣,他拜訪了他們在郊區的殖民風格大宅,希望稍減自己的哀痛。

他大錯特錯了。尼爾沒有得到同情,得到的是一通怒斥。他們把莎拉的死怪罪到他頭上,莎拉下葬幾周後,嶽父母便得出了結論:她的死是對他的警告,他們必須忍受喪女之痛,惟一的原因就是尼爾不敬上帝。他們現在一口咬定——完全不理睬尼爾從前的解釋——他的畸形腿正是遭了天譴,如果他能及早醒悟,端正自己的態度,他們的女兒是不會死的。

這種反應本來應該料想得到。在尼爾的一生中,別人總是在宗教信仰方麵為他的殘疾尋找原因,哪怕這種殘疾跟上帝一點關係都沒有。現在他又不明不白地遭受了來自天庭的打擊,肯定會有人認定他活該遭此報應。至於這份祝禱選在他最脆弱的時候落在他頭上,造成了最沉重不過的打擊,這倒完全是偶然的。

尼爾並不讚同嶽父母的話。但他不禁彷徨起來,有點拿不準了:如果他以前是個信徒,或許真的不會落到今天這一步?他想,或許真的應該生活在一個由宗教信仰構成的故事中。至少,故事裏總是好人受賞、壞人遭災。哪怕區別好壞的定義有點不清不楚,總比生活在一個毫無公道可言的現實中強點吧。當然,生活在這種講究原罪、認定人人生而有罪的故事裏有個壞處:自己成了一個莫名其妙便擔上一份罪孽的罪人。但它也有一個好處:能讓他跟莎拉團圓——他自己不信上帝的態度可沒有這個好處。

有的時候,哪怕是錯誤的意見,也能指引一個人走上正確的道路。就這樣,嶽父母的責罵把尼爾向上帝推近了一步。

以前布道的時候,聽眾們不止一次向賈尼絲問過這個問題:她有沒有產生過希望自己是個有腿的正常人的想法?她的回答總是:沒有。她真是這麼想的。她對自己的現狀很滿足。有的時候,提出問題的人會指出,她從來沒有享受過雙腿健全的生活,自然不會產生對那種生活的向往。如果她出生時雙腿沒有毛病,後來才失去它們,那樣的話,她的想法可能就不是這樣了。賈尼絲從來不否認這一點。但她仍舊可以誠實地說,她並不覺得自己是個不完整的殘疾人,也從來沒有嫉妒過正常人的生活。她是一個整體,沒有腿這一事實是這個整體的一個組成部分。她向來不用假肢,就算有什麼手術能讓她長出正常的腿,她也會拒絕的。但她萬萬沒有想到,上帝竟然會賦予她正常的雙腿。

有了腿還給她帶來一個事先沒有想到的副作用:男人越來越注意她了。過去,她隻能吸引迷戀殘缺身體、或迷戀聖女的變態男人。現在,所有男人都對她產生了興趣。由於這個緣故,第一次發現伊桑·米德對她的強烈關注時,賈尼絲還以為這是一種出自愛欲的關注。這一次,賈尼絲尤其覺得氣惱,因為這個人很顯然是個已婚男子。

伊桑最初跟她交談是在互助團體的集會上。這以後,他開始聽她的公開宣講。他開口邀請她出去吃午飯時,賈尼絲問他到底有什麼意圖。伊桑這才解釋了自己的想法。他不知道自己的命運會以什麼方式涉及到她,但他認定兩人的命運必定存在某種聯係。賈尼絲半信半疑,卻也沒有直截了當地反對他的理論。對於她這一方麵存在的疑問,伊桑承認自己無法解釋,但他非常熱心,願意盡力幫助她找到解答。賈尼絲也謹慎地答允幫助伊桑尋找他存在的意義。伊桑則保證他不會成為她的包袱。這以後,兩人時常見麵,探討天使降臨人間的種種含意。

與此同時,伊桑的妻子克萊爾越來越擔心。伊桑向她保證,自己對賈尼絲沒有別的想法,但妻子仍舊放心不下。她知道,異乎尋常的處境會使同處這種境地的人產生一種紐帶,她害怕伊桑與賈尼絲的關係——不管這種關係是什麼——會危及他們的嬌姻。

伊桑向賈尼絲提出,身為圖書館員,他可以為她做些研究。除了賈尼絲的遭遇,他們倆誰都沒有聽說過這樣的先例:上帝在某一個人身上留下印記,卻在另一次天使下凡時抹掉了這個印記。伊桑開始查閱資料,尋找這種先例,希望由此理解賈尼絲失而複得的雙腿意味著什麼。以前有過一生中多次獲得神助,治愈痼疾的例子,但他們的疾病或殘障都是自然形成的,不是上帝留下的印記。隻有一樁軼事,說的是有一個罪孽深重的人被上帝變成了瞎子,從此改過自新,上帝於是讓他重獲視力。遺憾的是,這樁軼事已經證明不確,隻是一個現代都市傳奇而已。

即使這段傳奇有一定的事實基礎,也不能視為賈尼絲經曆的先例:她的腿是在她出生前喪失的,所以不可能是對她的罪孽的懲罰。會不會是因為她父母所做的某件事?重獲雙腿表明他們已經贖清了自己的罪孽?賈尼絲不相信這種理論。

如果她的某位已逝親戚能夠以異象的形式出現在她麵前,賈尼絲就不會對自己的腿有任何疑慮了。但他們沒有,於是她懷疑是不是什麼地方出了差錯。不過她不相信這是上帝對自己的懲罰。也許是弄錯了,她接到的神愈本來是給其他人預備的。也許是一種考驗,看她得蒙大恩後有什麼反應。無論是哪種情形,她隻能做一件事:以無比的感激和謙卑之心回報上天的厚禮——也就是說,她必須朝聖。

朝聖者要長途跋涉,前往聖地,靜候天使降臨,希望自己能獲得神愈。如果是在其他地方,一個人等待一生也未必能等到一次天使下凡。但在聖地,他可能隻需要等待幾個月,有的時候甚至幾個星期就行。朝聖者們知道,即使這樣,被神力治愈的可能性仍舊十分渺茫。終於盼來天使下凡的人中,絕大多數並沒有得到神愈。但通常情況下,隻要能看到天使,大家仍舊很高興,回家以後心情好多了,能夠更好地麵對自己的命運,無論這種命運是不久便撒手人寰,還是度過殘疾人的一生。另外,不用說,能挺過一次天使下凡而不死,這種經曆讓許多人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每一次天使下凡,都有一小批朝聖者因此喪命,這是必然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