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這是公民的權利!(1 / 2)

公元1919年,民國8年6月12日,路金氏狀告國民革命政府交通部一案於廣東省最高法院開庭。

此案被告為民國革命政府交通部,連帶被告為交通部總長曾鯤化!

開庭當天,大總統王恒嶽也悄悄的出現在了旁聽席上。

老太太路金氏在大律師謝煙遠陪同下出現在法庭的時候,頓時引起了所有人的矚目。

“開庭!”

隨著大法官的聲音,這場讓全國乃至全世界矚目的庭審終於拉來大幕!

交通部總長曾鯤化和次長等官員出現在在了被告席上。

在簡短述說了一下案情之後,做為被告方的代理律師溫斯華大律師站起來,麵對著陪審員說道:“各位陪審員,我認為這次開庭完全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我的當事人國民政府交通部,修建鐵路,完全是為了民眾的福利。國民政府投入大量資金,大量人力、物力,不是為了政府牟取什麼利益。並且,在修建鐵路而不得不通過齊衡村的時候,也對所有村民都進行了安置,給予了賠償。至於路金氏,更是三番五次和其談判,盡量滿足其要求。但次次路金氏都閉門不見,甚至以汙言穢語相向......”

謝煙遠平靜的在那聽著,不斷的做下記錄。

溫斯華忽然問交通總長曾鯤化道:“曾總長,如果鐵路改道,那麼會造成什麼樣的損失?”

曾鯤化推了一下眼鏡:“僅在經濟方麵,大約要損失二百萬元甚至更多。”

“二百萬元!”溫斯華著重強調了一下這個數字:“僅僅因為一個老婦人莫名其妙的倔強,政府就要損失二百萬元。諸位陪審員,何其荒謬!鐵路建成,是為民眾牟福利......”

溫斯華在那滔滔不絕,陪審員和聽眾們的注意力完全都被其吸引,間或不斷點頭,形勢對路金氏來說已經完全不利。

“我想請我的證人,國民政府總統侍從室主任蔣中正到席。”

旁聽席上一陣竊竊私語,蔣中正做為大總統的得力助手,難道也願意出來作證嗎?

在一片驚訝的眼神中,蔣中正走上了證人席,溫斯華問道:“蔣中正先生,我想請問民國八年6月6日那天,發生了什麼事?”

“大總統去了齊衡村,想親自和路金氏進行談判,但遭到路金氏的拒絕。”蔣中正平靜的那天發生的事情從頭到尾說了一遍。

“諸位陪審員!”溫斯華抬高了自己的聲音:“大總統王恒嶽親自拜訪路金氏,為的是什麼?為的是鐵路的順利建設!他沒有以自己巨大的權利去威脅一個普通的不認得字的老婦人,而和和顏悅色,希望通過談判來解決此事,但依舊為路金氏蠻不講理的拒絕。在我看來,路金氏這樣做法,完全就是為了故意刁難政府!”

謝煙遠這時站了起來:“蔣中正先生,請問大總統但是去齊衡村的真實目的何在?”

“解決問題,讓鐵路建設盡快通過。”

“就沒有別的目的了嗎?”

“沒有!”蔣中正的回答毫不遲疑:“大總統在之前的記者會上,以及私下裏都曾經說過,民眾的權利高於一切。曾總長也說了,一旦鐵路改道,政府將多花費二百萬的資金。諸位陪審員,我想你們可能不知道這二百萬意味著什麼。這是為北伐提供勝利保證的子彈,是前線將士們的後勤補給,是政府摳著牙齒縫省出來的!”

法庭,瞬間變成了蔣中正的演講舞台:

“我們不建鐵路,而把這錢用到北伐之上,那麼可以為我們新建大量的機槍步槍,能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勝利保障,但我們沒有這麼做,還是不惜耗費巨資堅定的進行了鐵路建設。我們為什麼要建鐵路?是為了我們自己,還是為了所有的民眾?我想這個答案就在你們自己的心裏!國家為了民眾,民眾也一樣要為了國家,這是彼此相輔相成的!諸位陪審員,我希望你們能夠認真的考慮一下這個問題。為了一人之利益,而置廣大民眾,置整個北伐大業於不顧,這是最可恥的行為!”

王恒嶽在下麵聽著微微笑了,蔣中正似乎變成了這裏的主角。

再看看那一些陪審員們,以及那些聽眾,他們的臉上明顯露出了讚許。

謝煙遠表現的非常冷靜:“感謝蔣主任的話,的確,政府在北伐如此緊張時刻,依舊修建鐵路,這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但好事也不能破壞民眾的權利!我想,我要當著大法官和所有陪審員的麵,問一下我的當事人路金氏女人,她為什麼不肯搬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