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廢棄的寺廟被征用做學校了。
土牆壁上塗了水泥,然後再在用黑色塗料塗抹,就是黑板。
俞非晚仗著隱身術,大搖大擺的蹲在火爐旁,像個小痞子似的耷拉著眼睛,昏昏欲睡的看著紮著兩個長長的麻花辮小女孩兒,在老師嚴厲目光的注視下,臉漲的紅紅的,結結巴巴回答不上問題。
“沒背?”
“半天時間連這幾句古詩都記不住?”
一聲厲喝,將俞非晚的困意稍稍驅散。
俞非晚表示,她作證,俞萍小姑娘忙著烤紅薯找虱子了。
緊接著,站在講台上的老師又點了幾個同學,毫無疑問,全軍覆沒。
老師成功的黑了臉,語文課本狠狠的往講桌上一砸,一手叉腰,另一隻手伸出食指“你們一個個的豎起個腦袋是擺設?”
“還真是有毅力,堅持每節課都不聽,老師的每句話都當耳旁風。”
又是重重的一拍桌子,聲音響亮,連佛像上的蜘蛛網都止不住顫了顫了。
“上課蔫了吧唧林黛玉風都吹得倒,下課虎虎生威魯智深樹都能拔起來。”
俞非晚再一次感受到了來自老師的壓迫感,下意識的挺直了背,又將頭能壓多低就多低,這是刻在骨子裏對老師的畏懼。
可,偷偷環視,發現,被嚇到的隻有她一人。
有點兒丟臉!
“老師,老師,林黛玉是誰?”前一秒還在窘迫的俞萍揚起小臉高高舉起手。
“就是就是,還有魯智深。”班裏麵的其他同學也爭先恐後的開口。
俞非晚清清楚楚的看到老師的神情又陰沉又無力。
老師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是四大名著裏的人物。”
老師心知,說得越多,越混亂。
“名人?”
“我們是名人!”
名著裏的人等於名人。
教室裏就好似炸了鍋一樣,學生們就好似被打了雞血一樣,精神振奮起來。
老師:……
心累,讓她緩緩。
“這課沒法兒上了,不學就都別學了。”
“不學能退錢嗎?”講台左側有道稚嫩的聲音響起“我奶奶說了上學一點用都沒有,浪費時間還浪費錢,還不如早早去學個手藝,實在不行還能幫家裏種地。”
“鎮上趕大集,我還聽人說做導彈不如賣茶葉蛋。”
俞非晚順著聲音望去,是個瘦瘦小小的男孩子,眼裏滿是天真和對未來的期望。
這個年代,小鄉村裏的村民對教育的認知還沒有後來那麼清晰。
在絕大多數人眼裏,讀不讀書都無所謂,反正隻要有使不完的力氣就不會餓死。
會種地,會幹活,就能養家糊口,讀書又不能當飯吃。
甚至出去闖闖,指不定就能大富大貴。
她也不止一次的聽媽媽說起讀書時半途而廢的遺憾和後悔。
那時候的眼界、認知差、信息差,導致很多人都沒能伴隨飛速發展的國家一起成長起來。
男孩子一開口,就有不少人附和“交的學費都能買好幾斤豬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