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六零年代家長裏短 沈秋月醒來看著眼前的一切,現在是什麼情況,看樣子她躺在田地裏,周圍圍了很多人,她躺在一個女人的懷裏,頭上傳來爭吵。
“真是沒有天理了,我家月兒一大早就上地來幹活兒,都累暈過去了······”
沈秋月看著眼前發生的一切,這個世界和自己的那個世界是完全平行的,隻是倒退了五六十年,有些曆史和國家政策有一些小出入。眼前這個哭天喊地的人是她的媽媽,這個村子叫青山村,村子裏有二三百戶人家,她的媽媽是這個村出了名的潑婦,混不講理,沒有她不占的便宜。青山村是距離永樂鎮十二裏地以外的一個小村子,位於永樂鎮和永安鎮之間,是永樂鎮管理區內的。這位沈大媽也就四十多歲,不過看著有五十多歲了。沈大媽年輕的時候就很厲害,有名的小辣椒,好在她男人沈大河疼她,什麼事兒都讓她說了算,又不和公婆在一起,這脾氣就越發的不像話了。沈大媽生了五個孩子,沈大柱、沈二柱、沈三柱,連生三個兒子,之後又生了沈春芬和沈秋月。沈大媽最疼的就是小女兒沈秋月了,這要從沈秋月出生的時候說起。沈秋月是早產,七個月就出生了,那天沈大媽想搭村裏的馬車回娘家,沈大媽的娘家在二十裏外的北山村,要出門了肚子疼的不行,就沒去上,沈秋月就出生了。也是那趟馬車,馬在半路上尥蹶子了,車上幾個大人,一個小孩兒都摔下了馬車,大人瘸的瘸,傷的傷,那個孩子更是直接摔死了。沈大媽認為是肚子裏的孩子救了她,對這個老閨女疼愛的不得了。
“沈大嫂,你別吵吵了,這樣你家秋月的工分,我給你記上,送她回家休息去吧。”隊長宋長山說到。沈大嬸的潑辣他是不敢恭維。
“哼,這還差不多。”
隊長發話了,其他人都不敢說什麼,全村無論男女老少,都怕沈大嬸。
聽了隊長這麼說,沈母才帶著自家人回家去了。沈家在村裏沒什麼人性,倒是說不上有多壞,隻是沈母厲害的很,村裏沒有一個人是她的對手,吃大鍋飯那幾年,為了口吃的,把全村兒都打個遍,大家都怕了她了。
當初沈大嬸的兩個兒子娶媳婦的時候,全村沒有人家願意把閨女嫁過來,兩個兒媳婦都是從別的村子嫁過來的。大兒媳陳淑芳是沈大嬸娘家嫂子的弟妹的哥哥的女兒,陳淑芳七歲沒了媽,她爹娶了後媽對她不好,嫁過來以後,雖說婆婆厲害,但是好歹給了她一口飯吃,丈夫也知冷知熱,她滿足的很。二兒媳劉桂蘭,是鄰村劉家的,他們家太窮,十幾口人,八個閨女三個兒子,劉桂蘭也很潑辣,但遇上她婆婆,就不行了。劉桂蘭是家裏的老大,嫁過來的時候才十五歲,當時她家裏窮的厲害,又趕上災年,沈大嬸用八十斤高粱和五十斤地瓜就把她娶回來了。劉桂蘭也就是和外人厲害,一遇到婆婆就像老鼠見了貓一樣。小兒子現在還沒娶媳婦,沒有媒人敢上門。女兒沈春芬定了親,是公社主任的兒子,叫林大強也是鎮上的一名幹部。要說他們兩個的親事也是緣分,去年夏天漲大水,林大強他媽被水衝跑了,被沈春芬給救了下來,兩家便結了親。沈春芬長的好,又是初中畢業,兩個人也般配。
沈秋月被沈大柱背著回了家。
“閨女,快躺下歇著,老大家的,把小米粥熱上,再煮個雞蛋。”沈母心疼的說到。家裏沒什麼好東西,雞蛋就是最好的了。
“不用了,媽你和哥去上工吧,要不這一天又沒有工分了。”沈秋月虛弱的說到。
“哎呦,我閨女懂事兒了。”沈母感動急了。
沈母和兒子繼續上工去了。兩個兒媳婦對婆婆的偏心也不敢言語,即使婆婆偏心,但也沒餓著她們。
沈秋月才開始打量這個家,這個家太窮了,窮的連一頓飽飯都吃不上。不過也不用過分難過,因為家家都是這樣。家裏的院子很大,五間草房,家裏的十幾口子人都住在裏麵。沈家在村子最後麵的那趟,後院外就是村裏的自留地了。現在和曆史上的五十年代末及其相似,和自己原來的世界似乎是平行的,這個年代要更窮一些,並且在一些政策上,漏洞也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