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是今晚給盧老大人洗塵宴會的帖子,持此貼方能入得縣公館。陳知縣點名的目的李佑明白的很,要趕緊預先弄幾首應景的詩詞備用,宴上多半會有這些應酬。這是他首次參加官宴,兩個月前朱侍郎那次不能算,隻是被參加了。
虛江縣公館內建有一處和園,是全蘇州府都有名的園林,園內引水成湖,各處建造備極精工,盧尚書便下榻於和園。園中有榭,建於湖邊水上,冠名流花榭,十分寬闊,今晚的筵席就擺在這裏。
黃昏時分李佑進了和園,倒跟劉姥姥進了大觀園相似。被人引到水榭內裏,卻猛的打了個寒顫,隻覺涼氣逼人,仿佛置身深秋。
拿眼看去,四邊放置了十幾個淺口大冰盆,內置冰塊,如果融化,便有仆役撤走換新盆。不僅如此,冰盆後麵還有幾架一人高圓輪樣式的物品,圓輪中各有幾片扇葉,後有把柄,每個圓輪在兩人操縱下轉動扇風,將冰塊涼氣都扇到中間的宴席上。此外,還看到階下二三十個女樂伎,各自手持琵琶、琴瑟、笛簫、牙板等諸般樂器列隊候著。
這還僅僅是未入席時候的場麵,把李佑看的是目瞪口呆。這年頭居然有人工空調?花費必然不菲,真不曉得這大夏天的冰塊從哪裏來的。還有幾十人的樂隊助興,什麼叫奢侈,據此可見一斑了,自己這些日子一直算計著如果能賺幾百兩銀子怎麼花銷,但跟這種場麵一比那簡直就是銀渣子。
陪客們漸漸來到,多是本地官紳名流,李佑大都不認得,隻跟黃師爺、王主薄在那裏閑聊。請來陪酒的妓家也都到了,圍著頭牌人物姚興兒湊做一堆說著閑話,時不時有幾個拿眼去挑風流名聲滿青樓的李佑李典史。
正說話間,卻有人主動找到李佑這群人結識道:“當麵的可是黃老先生和人生若隻如初見李先生?”可憐的王主薄,被自動忽略了。
這是個長相溫雅明朗很有親和力的中年人。
黃師爺是要拿架子的,李佑便代為回複說:“正是我二人,不知閣下是?”
那人拱手道:“在下薛元慶,這半年漂泊外鄉,沒有福緣結識二位先生,改日我作一好東道,請二位先生賞光。”
聽得這個名字,外來的黃師爺可能不知道,李佑卻是知道的。薛元慶當年也是考中過舉人,但會試兩次失利,便棄學從商,生意做得極好,賺的數萬家私,是虛江縣有名的大儒商。
“能結識薛老爺,固所願爾。”李佑還禮答應道。
抽空給黃師爺介紹了這薛元慶的來曆,黃師爺點頭道:“這等大商家隻尋你我二人,絕非偶然,必是聞到味了。”
薛元慶之後又有兩三個人前來結識交際,李佑一一應酬。甚至於有人明目張膽的說:“聽聞李先生風雅多情,吾家中蓄養豔妓若幹,願請先生鑒賞品評一二。”
李佑心裏直罵這人不會說話,講的這麼赤裸裸,小爺我就是這色鬼名聲麼。
王主薄揶揄道:“李典史的好色是君子好色發於情乎?還是小人好色不止於禮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