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9章:藏謎樂詩(2 / 2)

“每一首,全部都有樂譜嗎?”陳杉對古貓族樂詩的特殊形式感到驚訝,他猜想,古貓族和巴斯特族人的生活,一定很浪漫,並且愜意。

“當然,詩句隻是我們各族文明、‘人’的一部分,而音樂是自然的一部分。一首詩能夠用音樂來表達、傳播,才是完整、神聖的。人的語言,從某種意義而言,也是音樂的一部分。”瑪哈辰亦辰像個優雅的學者,站起身在主祭塔屋內徘徊。

陳杉表示不太明白他說的意思。瑪哈辰亦辰繼續說:“你們漏隱人中,曾經有位叫莊子的先賢,提到過天籟、地籟、人籟的話題,這你應該很清楚吧?當初,我看到這些資料時,也在驚歎我們兩個空間中的文明,對於許多事本質的認知,是近乎一致的。”

陳杉茫然地搖頭,對他所說的,僅限於知道這個名詞,偶爾會在一些社交場合,恭維一番某些演藝界人士的表演。心想,瑪哈辰亦辰的成語那麼糟糕,竟然會看這些古老的文獻。“你竟然看得懂我們的文言文?”

“不不不,我也看不懂,但我能看懂你們那邊近五十年以來的現代文字,畢竟,學習你們漏隱空間的知識,我也是從幾十年前才開始的,認知程度和你們那邊的小朋友差不多。之前我再看你們現代的語言,對《齊物論》的闡釋時,就想到一件事……”

陳杉稍稍出神,有點臉紅。感歎自己這麼多年,似乎能夠與別人深入對談的,也隻是關於一小部分美學、時尚理念、化妝品的成分、乃至資源整合、運營模式、品牌營銷等內容,在同一代的大部分人當中,對於瑪哈辰亦辰侃侃而談的先賢之論,都抱著很多酒桌飯局上的戲謔嘲諷態度,譬如漢文明的精髓就是“老莊(裝)孫子”之類,根本無暇關注這些或被人架上神壇鍍金營銷、或被曲解批判獨出“學者”新意,或被年輕人當做落後土鱉的東西,從未真真沉下心來去研究過。

瑪哈辰亦辰沒有注意到陳杉的走神,石窟內碧綠色的晶體漱石,似乎都是在為他而閃爍。“……而所謂聲音,隻是存在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每一種存在體,本身有顯性的聲音,就是和別的物質發生摩擦時的聲響,有的能聽到,有的聽不到;同樣,存在體自身,譬如一個漱石智能粒子本身,還有隱性的聲音,源自旋轉、震動。在我們的理解中,天籟就是自然界中,不同級別空間內,十二光本身的聲音,和十二光在宇宙中穿梭的聲音。我猜,當初這位莊子,‘聽’到的也就是他思考宇宙本質問題所感悟到的。在將來,你的七塔係統形成之後,會有很多次機會,譬如七塔共振,或者尋找‘另一半’時,進入某種狀態時,在那個境界裏突破自身的限製,釋放自我本來的許多功能後,都能‘聽’到一些特殊的感悟。”

陳杉大概明白了他的意思,此刻的感覺,非常像當初老茅在料理店茶盅沉缽那一幕的心境。他試探著問:“所以,你們對天籟的認知,指向宇宙的本質?”

瑪哈辰亦辰使勁點頭說:“可以這麼說,作為存在體,人類,泰侶星球,你們的地球,都是在‘生存’中完成新陳代謝的。星球本身也更像是一個宏大的生命,人類,不就像這個生命皮膚上的細菌麼?不過,你們的國|家那時的文字,還真是晦澀難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