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你剛才所說的時空的規矩什麼的,還有十二光到底是什麼?”
老茅舔著嘴笑了笑,好像小孩子向老者問了個哲學層麵的大問題。他喝茶潤潤嗓子解釋道:“這得說到‘性’的概念,在古神的認知中,‘性’是‘質’、‘能’、‘思考產物’三要素一體化的存在,漂浮在場宇宙中,是一切空間內的‘存在’從真空到妙有的關鍵。‘質’就是‘性’的表象、形狀;‘能’是‘性’的作用、功能。”
“性”有動、靜兩種狀態,“性”三要素中的“思考產物”既是其它二要素的載體,也是使這二要素發生作用的關鍵誘因。在“思考產物”的作用下,“質”和“能”與“思考產物”三者之間發生各種作用,讓靜態的“性”發生波動。動態的“性”則轉化為類別和數量無以言喻的“光”。這種“光”是為了描述它而賦予的名詞概念,和人類認知中的光線、發光有本質區別。
不同類別的光之間又彼此融合、共同組合、或互相湮滅。如果有十二種不同類、但都達到“引光飽和”狀態的光,在“性”海和“光”海中無向遊動、無序穿梭,偶然的機遇中,這十二道光組合在一起,鏈接成一個正八麵體的十二條棱,那麼這十二道光就趨於穩定,並且會穿越各級別的空間,成為場十二光、級十二光、宏十二光、微十二光、字母十二光,以及存在於未知空間的未知十二光——這些十二光,形成了世界中一切有形和無形的“存在”。
“這麼說,最最最最終極的存在體,就是‘性’三要素中的‘思考產物’,那它又從哪兒來呢?十二光又是怎麼形成一切的呢?”陳杉去了趟衛生間後,繼續對老茅“發難”,同時,他也感覺到了一點困意。
老茅很誠懇地笑道:“即使是古神,也許都無法回答你。我們的文明中,古神的探索也止步於此。古神的認知中,認為宇宙終極的本質,是一種類似‘思考’的過程,隻有達到那個狀態,才能真正用那個狀態下的文明和表達載體,來描述它的一切。所以古神就把‘性’的核心本質,命名為‘思考產物’,而所有的‘思考過程’都遵循宇宙中的兩大鐵律,即‘時空之規’和‘時空之矩’。至於你說的第二個問題,我也同樣無法回答你,十二光形成基本粒子的過程中,究竟要曆經幾個階段、層麵、是怎樣的狀態和作用……都是未知,但我們的世界中,目前所知道的最小的物質就是‘漱石智能粒子’。”
陳杉打著哈欠皺眉道:“不是十二光形成的麼,怎麼什麼智能粒子又是最小的?它是什麼?”
“漱石智能粒子是我們那個世界中,組成絕大部分物質的最小物質粒子,像這個工作簿中,就有無數如同粒子細胞一樣的漱石智能粒子,當然,這又是另一套係統的概念,以後會有時間慢慢解釋給你聽的。至於十二光,它本身無法用大或小描述,可以說極大,也可以說極小,也許當你我都回歸到十二光狀態,才能真切感受和描述吧,哈哈。”老茅也伸了個懶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