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0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2 / 2)

方卿,你便代表鄭卿講一講吧!”

朱由檢打量著方以智這位後世傳頌的名人,心裏頭不禁暗歎,“果然是盛名之下無虛士!”

對於此次歐洲之行的所見所聞,方以智都做了詳細的筆錄,對歐洲各國的風土人情及所看到的國情大政都有描述。

並在其間添加了自己的思考和評論,可謂是十分用心之至。

這本多達十幾萬字的遊記體的著作,朱由檢已經在數日內瀏覽完畢,並且對現在歐洲各國的概況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和認識。

這本筆記可以說是相當珍貴的資料,對於大明製訂相關政策有著很好的借鑒作用。

這種極其認真敬業的態度,也是大明官場所需要的。

“微臣等愧不敢當!

若非聖君在位,臣與鄭鳴山此生怕是絕無機會能有如此見識。

臣等隻願此行所獲能有助於我皇明日後之發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此次歐洲之行,臣等認識到天下是如此之大,有諸多國家在某些方麵之建設中,還是有許多值得借鑒的地方。

比如歐洲幾個強國所建立之大學,其為人師者所教授之知識,俱是以日常實用為主。

許多工具若是於我皇明大力推廣,對於我國國力之提升還是有相當之裨益。

若非聖上如此開明睿智,臣等也是一直以為,我煌煌大明,乃是全方位領先於天下。

並且不管多少年月,也會始終保持此等優勢。

但臣等在遊曆諸國之後,心裏似有所感,要是照此境況發展下去。

歐洲一些國家,諸如法國、普魯士國等,很可能在不遠之將來,在國力上超越我國。

臣觀歐洲諸國行事,皆以強者為尊,舉國上下皆以物質財富為尊,無論你是如何獲取財富,眾人都是隻講結果,不計較過程。

此等行舉,實與強盜無異,與我華夏之國千百年來倡導仁義禮智信截然不同!

臣觀此後亦是心生隱憂。

若有朝一日,歐洲些許國家國力強盛,說不得便會覬覦我國之財富。

若其憑強橫之武力來犯我,最終結局如何實是難以預料!”

感受到朱由檢對自己既欣賞又親切的態度後,方以智心頭的一絲拘謹與忐忑瞬間消失的無影無蹤。

於是他接著朱由檢的話題,洋洋灑灑發表了長篇大論。

昭仁殿中端坐的溫體仁等人有的在凝神靜思,有的則是流露出不以為然的神情。

“大善!”

方以智講完之後,朱由檢不禁拍手讚道。

如果說徐光啟是大明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那在這位名臣離世之後,經過此次歐洲之行的鍛煉,方以智將會成為當世當之無愧的大明對外第一人。

朱由檢獲悉,方以智為了能夠更好地與歐洲各國政要交流和接觸。

在這近五年的時間裏,已經學會了法語與葡萄牙語。

在平時能夠較為熟練地用法語與笛卡爾交流,這種語言上的溝通也促使兩人的關係得到迅速提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方以智這種態度值得予以特別的誇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