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在萬曆年間,神宗皇帝兩次遣大軍入朝抗倭。
將幾乎滅其國的日本軍隊擊敗並趕走,拯萬民於水火之中,這種天大的恩德讓朝鮮上下都是銘感五內。
對於李倧違背良心做出背宗棄主的決意,朝鮮國內還是掀起了巨大的反抗聲浪。
但因為整個王室被滿清兩白旗一舉擒獲,並且做出屠盡王室的姿態,所以民間的反對聲最終也被徹底壓製。
但是令朝鮮國主及某些重臣做夢也想不到的是,本來頹勢已成的大明倏忽之間展現出極其強悍的大國風範。
並在極短時間內將強勢的滿清政權徹底剿滅,從此,他們不得不麵臨著再次與傳統宗主國毗鄰而居的窘狀。
雖說天朝上國的皇帝陛下並沒有發出聖旨,斥責朝鮮國不講道義的做法。
但自知理虧的李倧和那些重臣們還是無顏麵對大明,在崇禎四年滿清滅亡後,朝鮮並沒有派出使團出訪大明。
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朝鮮人還是要臉的。
他們知道自己做的不地道,所以根本不好意思舔著臉再來朝聖。
整個朝鮮國變成了一隻巨大的鴕鳥,把頭深深地埋進了沙子中,裝出了一副對外界一無所知的樣子。
朝鮮人在羞愧自責的同時,也在深恨自己缺少了血性。
若是當初在滿清的脅迫下奮起抗爭,寧死也要尊崇大明為宗主國。
就算最後無數人死於刀兵之下,那將來也能昂首挺胸的麵對大明,可現在……
可是現在的情況已經不比倭寇入侵時差了。
眼看著天災一年勝過一年,治下的黎民每天都有無數人凍餓而死。
再不向大哥求救,國家已麵臨著崩潰的危局。
萬般無奈之下,李倧及重臣們終於決定,舍下臉皮,求救吧。
“貴使怕是不知詳情啊!
你我眼前之境,是無數前臉堆砌出來的,無他,我皇明銀錢太多之故!
本官這樣告知你吧,幾年來,僅僅是為了整治京師,改變許多角落髒亂差之弊病,我朝便投入了足足五十餘萬兩銀錢!
敢問貴使,貴國朝廷每歲賦稅幾何呀?”
方用之笑吟吟地注視著金成勳,用聽起來純粹是好奇地語氣發問道。
朝鮮國使團抵達山海關之時,內閣便已經接到了關外的稟報。
隨後溫體仁與陳奇瑜、鄒維璉三人進宮向朱由檢做了請示和回報。
之後根據朱由檢的指示,將接待任務全權委托給了鴻臚寺。
在得知朝鮮國使團抵達京郊之後,鴻臚寺卿李進番就打發了方用之帶著寺內專門接待高規格外賓的車隊來到東便門外。
然後把朝鮮使團帶來的生活物資及護衛全部留在京郊客棧,隻載著使團主要成員進了京師。
在鴻臚寺待了幾近十年的方用之,自是對朝鮮曆史及風土人情頗為了解。
也知道自今上登基後朝鮮政府的所作所為,所以從心裏對朝鮮背棄宗主的作為極為厭惡。
但因為禮節上的緣故,他還不能失了風度,為了出口惡氣,方用之便明知故問的提出了自己的問題。
既然不能罵你,那老子就惡心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