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扔進河裏中,濺起了大片水花,細密的水珠在空氣中短暫逗留,反射出的陽光宛如群星,隱隱還能看到彩虹。
拎著剛抓的兩條肥魚,江遊向著祭壇的方向走去。
此時的江遊已經完全變了模樣,腰間是用樹葉編製的草裙,還纏了幾圈藤蔓根莖搓成的繩索,繩索的一端係著打磨鋒利的石鏢。
之前的木質聖劍被祭壇石神吞了,江遊又找了一根,這根木棍比之前的更長,品相更好,材質也更結實。
本來江遊想在木棍的一端鑲嵌一塊石刀,做一柄簡單的石矛出來,可惜沒有很好的固定材料,用莖蔓手搓的繩子捆不牢靠。
江遊隻能退而求其次,把棍子的一端削尖,當做木矛湊乎用。
聖劍2.0!不對,是岡格尼爾!
穿過叢林,江遊直接登上祭壇,把兩條魚放了上去。
“獻祭魚,貢獻值+3。”
“獻祭魚,貢獻值+4”
這幾天江遊做了很多嚐試,首先是把所有能夠拿到的東西全部獻祭給石神,草木,石頭,采摘的野果,蘑菇,還有狩獵到的小動物等,隻要能得到的,通通獻祭。
所有東西都是可以重複獻祭的,隻要是玩家在野外獲得的,抓的也好,撿的也好,石神來者不拒,並且會根據物品的價值獎勵貢獻值,隻不過第一次獻祭野兔時呢天地異象再也沒有出現過。
值得一提的是貢獻值兌換的物品不能再次獻祭,杜絕了江遊卡bug刷貢獻的可能。
而對於物品的價值,石神似乎有自己的衡量標準。
首先是食物,隻要是能吃的,大概率都能獲得貢獻值,根據食物的重量和種類,獎勵的貢獻值有多有少,其中肉食的貢獻值要明顯多於野果和蘑菇。
而不能吃的東西就要看石神的心情了,像是樹枝石頭這些隨處可見的東西都沒有貢獻值,但如果體積夠大,石神也會勉為其難的給一兩點。
江遊嚐試過獻祭一塊幾十斤重的圓石,高達1.3的巨額貢獻值獎勵讓江遊徹底打消了搬磚致富的念頭。
再就是一些不常見的東西,比如江遊撿到過一塊金屬礦石,隻有巴掌大小,卻在獻祭後獲得了10點貢獻值。
兌換列表裏也增加了“鐵礦石”的兌換選項。
隻要是獻祭過的東西,都會出現在兌換列表中,也就是說,如果有足夠的貢獻值,江遊就等無限製的兌換鐵礦石!
隻不過鐵礦的兌換比例沒有食物那麼誇張的1∶5,隻有1∶2左右。
可惜江遊現在沒有冶鐵的條件,不然他就能加速進入鐵器時代。
用一點貢獻值把獻祭的魚換回來,江遊回到了自己的小屋。
石神那裏可以無限製的兌換各種木材石材,還能一定程度指定形狀和大小,所以江遊就在祭壇旁邊建造了一座房子。
雖然限於建造天賦問題,這房子從外麵看醜了一點,但好在寬敞,比江遊在現實中的出租屋大了好幾倍。
更重要的是便宜,拋去人工成本,整座房子的用料折算成貢獻值,也就還不到兩隻兔子。
兔子換房子,簡直跟做夢一樣。
隻不過目前的房子還很簡陋,幾乎就是沒裝修的毛坯房,走進房子的一瞬間,光線就暗了下來,江遊來到壁爐旁,用手中的岡格尼爾捅了捅,立刻就有火光冒了出來。
這幾天江遊高強度的在網上查找求生攻略,甚至谘詢了很多專業人士,比如在農村老家的爺爺,爺爺,還有爺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