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你撿到寶了!”
苦道人沉吟良久,一開口,就如旱地驚雷一般。
張凡眼中一亮,若有所思,又不敢肯定,連忙問道:“苦老你是怎麼看的?”
“跟你小子想的一樣!”
苦道人也不由得興奮了起來,九火炎龍珠滿室飛舞,好像不如此,不足以發泄激動之情。
“這哪裏是東皇冠,分明就是一個專屬於你的神道塑像。”
“有法有器。法為凝聚法身之術,器是東皇冠本身,抽取生民願力香火之寶!”
“兩者合一,就是一個取巧的神道法身之術!”
越說到後來,苦道人的聲音越是高亢激昂,恰如張凡此時之心緒。
張凡本來對這神道法身之術也很是感興趣,很想弄來研究一番,否則也不會冒大險在千鈞一發之際將這個東皇冠從鎮壓下搶出來。
不過從頭到尾,他所報的都是研究之心,而非修煉之意。
畢竟這神道之術,是另一個係統的超脫之法,他可不是屍棄道人那種化神道君,長生中人,又被天罰雷劫所困,有數萬年悠悠歲月可用於研究。
在張凡看來,這神道之術,主要是取其精華,看能不能在法相宗的法相上有所補益,僅此而已。
現在看來,收獲竟是遠遠大於他的所想。
這東皇冠中,並無完整的神道法門,想來當是在聖皇朝服配飾之類的東西上。
不過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這東皇冠中所藏之法,對他來說,更是有用。
正如苦道人分析的那般,東皇冠中傳承下來的法門,乃是以生民願力香火凝聚法身之法。此法在手,若無生民願力香火供奉,終究是空中樓閣,水中之月,並無實際的意義。
可是與東皇冠本身搭配在一起,就完全不同了。
到了現在張凡才真正明白過來,這東皇冠,嚴格來說,就是一件專門用來抽取生民願力香火的至寶。
若有足夠的願力香火,無論歸屬,以東皇冠至寶抽取之,以法身秘法凝聚之,便是一驚天動地神通,哪怕是效仿屍棄道人當日,以其力抗天威劫雷,亦未可知。
“殺手鐧!”
“底牌!”
一時間,張凡的腦海中盡是這兩個詞,哪怕不如真正的神道法門那麼便利,但卻勝在與本身的修仙體係無衝突,可輕易施展之。
要是在合適的地方,合適的時候,施展出來,便是扭轉乾坤,翻天覆地之大神通!
想到這裏,張凡也難免激動了起來。
更何況,除卻此凝聚法身之玄妙外,東皇冠本身也是一件不遜色於日冕的防禦至寶。
凜然不可侵犯之威,以皇道之威勢,神道之玄妙,兩者合一,幹涉現實,不讓真正的頂級防禦法寶。
東皇冠,給張凡帶來的是絕大的驚喜,以及在日後某一時刻,扭轉乾坤的契機。
這一切暫且放下不表,有此一寶在前,張凡對剩下的驅山鈴與聚魂棺古屍也愈發地期待了起來。
驅山鈴,正如在十萬大山中,他草草判斷的,乃是驅動地力之土行異寶。
不同的是,仔細研究過後,張凡發現此鈴,似是另有妙用,而且是結合古屍之妙。
這點倒也不出奇,畢竟此寶乃是屍棄教主壓箱底的寶物,若說與屍道無關,那才叫有鬼了呢。
隻是屍棄教主到了死時,猶自無法將其好好利用而已。
所欠的,正是一具合適的古屍!
此次在屍棄教常庫中,搜得了為數不少的屍道功法神通,這些東西無論是對個人,還是對宗門來說,都並無太大的用處,畢竟其修煉方向,與法相宗法門相差太多了,也就是充實一下法相宗的典籍庫而已。
不過張凡倒是在其中,發現了一門很有意思的煉屍法門——地仙!
所謂的地仙,其實也是一種煉屍。不過此煉屍,已經算是脫離了屍道的範疇,可以說是屍道與仙道之間的一條中間路線,故此以“地仙”名之。
結合大地之力,最終古屍化大地,大地亦古屍,徹底脫出屍道藩籬,步入另一番境界,自此方能以“地仙”名之。
世間本源之力,最大莫過於天地。
這地仙,就是借用大地之力成道的法門,嚴格說來,十八金屍也與此地仙之術有千絲萬縷的聯係,不過不得其法門,終究難以窺其全豹。
張凡所想的,就是以驅山鐺為引,以聚魂棺古屍行地仙之法,終至借地力為己用,成大神通。
“還有一年,足夠了!”
張凡一手伸向聚魂棺,虛按其棺槨蓋,心中暗道。
……
春去秋來,四季變換,寒暑一輪,便是三百六十五光陰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