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明天,早起的李夏。看著初日,有點難受。人看不到熟悉的事物,總歸是過不去的,真想再回去看一眼!
但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將腦袋裏的知識,運用在現實,徒手創造一個熟悉的環境。起來起來了,都別睡了,想不想過好日子了。此次的目標,是去尋找一處礦洞,找礦洞的目的,就是去挖孔雀石。
顯然,大部分人還是不理解這個意思,他們在學漢語,但他們還是無法理解意思,李夏將會做出更多的指導,叫他們說漢語,語言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落,一個國家的發展,沒有語言是根本沒法溝通的。
我帶上一部分人,慢慢的指導他們,花費了大量時間。
這一天,他帶著一隊人,有六個人。拿著石器工具,在山林間尋找洞穴,許久才發現一處小洞穴,李夏下去看了一眼,沒什麼東西,坑洞也不大,但裏麵有一堆木炭,大概是掉下去的,畢竟垂直而下的洞,有兩米深。兄弟幾個,將周圍的土鬆一鬆,把裏麵的木炭帶走。說完,拿著木棍往地上一紮,土塊落進洞裏,大概過個半小時,木炭用獸皮包裹著,帶回了住處。
到了第二天,他們在一處樹林中發現了大型洞穴,有多大?有四米多高,在洞穴中,長的和孔雀羽毛一樣的石頭,李夏解釋。這叫孔雀石,在我們那個世界,這種石頭長的和孔雀的羽毛很像,所以有這個名字,他是我們文明最早研練的礦石,研練的金屬叫銅,銅的熔點是1083.4攝氏度,但單質的銅比較軟不堅硬,我們那個時代的古人,用銅錫鉛,成功煉製出了青銅合金。但我們沒有技術開采,更沒法鍛造銅器。或許還有一種方法,我們需要水和泥土,製造一個模具,但製造出來的銅器有點粗糙,再加上我們沒有進入中石器時代,還處在舊石器時代,我們需要快速轉到中石器時代,之後進入到新石器時代,之後再采集銅礦,進入銅器時代,我在想辦法跳過這兩個時代,直接進入銅器時代,但終歸還是生產力的問題。或許運氣好一點,我們可以再找到金屬錫,銀白色礦石,相對密度為7.0,濃點在230攝氏度,但還需要再找到鉛,但我也不確定鉛重不重要,但還是找一找,我給你們描述一下鉛。之後就繼續向內探索,之後李夏驚歎一句,果然是大型洞穴,不這應該叫礦洞,什麼都有不僅有紅色的生鐵,孔雀石,錫礦和鉛礦也有,隻能歎息一聲,采集了一點孔雀石,還有錫礦鉛礦,之後就回家了,帶出來的五個人,再加上一個獵人,組成了地質勘探隊,他們專門負責偵查地形,擔任資源調查的工作,也算是成立的第一個部門。我們現在,生產力低下,我們還需要靠打獵為生,所以我們將會再成立一個小隊,獵人小隊,狩獵附近的野獸和獵物。我們這邊的田地,麥子,現在的生長周期是九個月,但需要大量的地來種,唉歎了一口氣,李夏看著天際,說。
這種生產力太低了,低到離譜,但沒辦法,不然怎麼搞,現在是頭疼呢!!
李夏隻能坐在地上,一邊歎氣,一邊惋惜。
這過的是什麼日子啊,雖說能勉強吃飽,但每個星期都會有人餓死,這算什麼事啊。
糧食的短缺,一直是李夏的心中揮之不去的坎,手撓著的頭,仿佛想快點有工具種田,吃到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