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神通功法(1 / 2)

話說自從莫問的胸前多了一枚金質的徽章之後,身份便愈發的讓人敬畏了,就連原先認定莫問做自己大哥的小和尚悟同,卻也因為本身對懲戒僧人的敬畏,在“莫大哥”麵前,也不得不收起了原來的頑皮!

要說到莫問自身的情況,那也是特殊,這一世一十七載的曆程加上前世一甲子的回憶,讓這位臉上依舊看得出稚嫩的少年,擁有著一顆已經被打磨得較為滄桑的內心。

在莫問看來,在自己現世的此般年齡下,正應該是像小和尚一般的天正無邪、無憂無慮,所以,莫問還是有些羨慕悟同小和尚的。

再換一個角度,如果眼前自己還活在前世,前世的自己也沒有因為那一夜的酒後犯錯被抓了起來,亦或是自己出來後早早的找個伴侶,說不得,自己在那個世界也有了幾個或幾個,如小和尚般年歲的兒孫,自己也要開始享受起齊人之福了!

所以,在兩種不同的心理之下,莫問對待這一個自己一如寺,就給自己不錯印象的小和尚,可謂是下了決心要去疼愛了!

又一日,寺中的主持又給了莫問另外一個權力——“督學”!

佛門神通有六,神境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盡通,幾乎每一位佛門弟子都要在這六條道路上學習與探索終身,然而探索是需要技能的,就算毅力相似,探索的路程長短也會因為技能的不同而不同,所以,除了要學習神通,學習功法也是必要的學問!

莫問的“督學”職責,便是監督寺中弟子們去努力認真的學習這些個對神通探索有所幫助的功法,幫助他們在佛門神通修行之前,打下牢實基礎,可謂任重而道遠。

悟覺寺的奠基經書叫做《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的是念佛成就、終生念佛的同時,佛也憐念眾生的原理。

然而,悟覺寺的教義卻不僅僅是吃齋念佛,祈求佛祖的庇佑。作為大豐王國的支柱,作為一方朝代的標誌物,其使命自然也是不凡。

佛活在心中,活在樂土,但很少活在群眾之中。但佛的使命卻需要人、人去代為完成!以身化佛,盡自身性命,普渡天下蒼生,這,便是悟覺寺教育弟子的核心觀點!

世人信佛,而佛祖信任我等,將普度眾生的職責重任交與了我等,我等自然要拚盡全力,去完成這一崇高使命!

所以,悟覺寺的和尚不是那種隻說不做活在口頭上的假和尚,而是說到做到的真沙彌!

然,完事需量力而行,自身都沒有完善好,無法做到自救,又如何去拯救世人蒼生?想要將佛祖的代言人做好,自然是要掌握一身的本領。

不論是羅漢拳、光明拳、偏花七星拳,還是大摔碑手、大力金剛手、大慈大悲千葉手,亦或是拈花指、無定指,“掌法”、“拳法”、“指法”、“抓法”、“杖發”、“劍法”、“擒拿”、“身法“等等等等,悟覺寺的和尚們,需要掌握的、能夠學習的功法,都是極多的。

就說莫問吧,半道出家的和尚一個,進入悟覺寺至今也就不到一月時間,已經被逼著學得佛魔杖法(懲戒堂專用)已入小成,現在的他,雖然有著督學的職位,但他還是需要在監督其他弟子學習的同時,與其他研修的弟子一起,學著各式各樣的功法,還需要以身作則,起到帶頭的作用,可以說被趕鴨子上架的做了領頭羊了。

今天,便是莫問和小和尚悟同一起學習功法——散花掌的日子,“求學若渴“的小悟同,便拉著莫問早早的來到了專門為弟子傳功所設的傳功大殿,等待著今日傳功的開始。

按照往常的經驗來看,今日來此學習的弟子人數應該隻有十來人,但莫問、悟同二人隻是到了不足一炷香的時間,傳功大殿之內便已經陸續的聚集了超過三十人!

悟覺寺中,弟子級別的和尚加起來得有八九百人,功法卻也有百八十種,就算有些功法有傳授條件的約束,但至少有六七十中功法是可以被所有人都學習的,再加上寺中為了保證弟子們學而至精,要求弟子們在同一時間(指的是一個月的跨度內),不可學習三種以上的功法的規定,再加上那些有職位的弟子們還必須要學會自己所屬殿堂,職務要求要學習的功法,(比如莫問的懲戒堂,就必須要學習佛魔杖法)所以,就算這八九百人都將選擇功法的機會早早的用掉了,其中一門功法在傳功時,也隻會有二三十人去學習,而不會出現今天這種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