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皓熙第一次見到宋宇輝是在2006年的夏天。
夏天的陽光很猛烈,他背著黑色雙肩包,站在一戶農家的門前的樹蔭底下,微微仰著頭看著頭頂上的樹葉,身旁放著一個深褐色的皮箱,偶爾一兩隻小雞從他麵前撲著翅膀跑過。
腳邊發出篤篤的聲音,低頭一看,一隻身上還帶著絨毛的小雞正賣力地啄著他旁邊的皮箱。林皓熙唇角微微勾起,似乎一點也不可惜他的皮箱。
一個背著竹簍的少年從身後過來,啄皮箱的小黃雞立即蹬著爪子唧唧地叫著,撲著小翅膀迎上那名少年。
林皓熙轉身看著從身後走過來的人,大概十五六歲的年紀,穿著一件泛黃的襯衫,襯衫下麵配一條洗的發白的褲子,腳上穿著一雙回力鞋,鞋子很舊,但卻洗的很幹淨。
“你就是奶奶說要來的那個哥哥?”少年看著林皓熙問,臉上帶著淺淺的笑意,那樣純潔的笑很像是沒有經曆過世事的孩子。明亮的眼睛就像是琉璃珠子,那張被太陽曬得偏黑的臉讓人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好像帶了點害羞,大概是不常見到陌生人。
林皓熙說:“應該是。”
這個時候,正在和農戶主人聊天的活動負責人出了門來,站在門檻邊上說:“皓熙,你進來吧。”
林皓熙提起放在地上的皮箱,那名少年說:“要不要我來幫你提?”
“不用。”
林皓熙提著皮箱進了農戶的家門,負責人早已經跟農戶商量好了的。未來的一個月,林皓熙就要住在這戶農家裏麵。
隨著城市化進程越來越快,長久生活在城市的孩子對農村的生活無疑是陌生的。從小衣食無憂的城市孩子,還未親身體會過生活艱辛。社會越來越注重城市獨生子女的成長,多少父母為自己的兒女頭疼,卻因為繁重的工作而沒有辦法給孩子多一點的陪伴和教育。
當地的一個教育培訓機構抓住了這一個商機,策劃了這一次的‘農村生活體驗’的活動。本次活動的主要麵向一二線城市的在校學生,初中到大學不限。為的是讓城市孩子體驗一把農村生活的艱辛,從而樹立積極進取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
本次活動大多都是初中高中的孩子,林皓熙是少數報名的大學生之一。他自己掏腰包付了那八千塊錢的報名費,收拾了東西就跟著活動組來到這座大山裏的村莊。
本次活動為期一個月,共有五十多個駐點,每個駐點有五名學生,每個駐點由舉辦方派出的兩個負責人負責。這一個月他們將會擔任保姆的角色,看管這五名學生,以防有突發事件。
跟林皓熙一起來這座村莊的還有四個學生,兩男兩女,介於十四到十七歲的年齡。負責人安頓好了他們住處,最後才來安排年紀較大點的林皓熙。
負責人向農戶介紹了林皓熙的情況,再跟林皓熙介紹了農戶一家的情況。農戶主一家姓宋,家裏隻有兩個老人家和一個孫子,孫子就是林皓熙剛才見到的少年,名叫宋宇輝。
宋家的房子是有幾十年曆史的老屋,白色的牆斑斑駁駁,屋頂黑色的瓦片上長出了不知名的植物,一到下暴雨的天氣,屋裏還會漏點水。
房間裏倒是收拾得很幹淨,桶口大的木窗戶有點破舊,照進來的光落在不平坦的地上。從窗口看出去,屋後麵就是一麵土壁,壁上長著綠色的藤生植物,綠葉之間開著不知名的小花。
林皓熙放下了肩上的背包,隨意放在那張被子疊的很整齊的床上。
房裏的東西不多,他坐著的床,兩個擺在牆角的疊放的木箱子,是他的行李箱的好幾倍。還有一張放在窗邊的書桌,桌腿是用瓦片墊平的,桌前放著一張長凳。
“你好,要不要我幫忙?”
一個溫柔的聲音傳來,林皓熙抬頭看著門口的少年,聽得出他並不經常講普通話,所以講得並不順溜,但是咬字很清晰,聲音裏還是帶了點害羞。
“過來。”林皓熙對著他做了個‘過來’手勢。
宋宇輝進了門,顯得有點拘謹,看得出他本身就是很靦腆。
“廁所在哪裏?”林皓熙問。
宋宇輝似乎覺得有點出乎意料,臉上閃過一絲訝異,隨即臉上一抹笑意,“我帶你去。”
林皓熙跟著宋宇輝出了門,往右拐走個十幾步來到養豬養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