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在第三研究室的小楊老師他們見李安邦和方誌強一臉輕鬆走進房間,便圍了過來,七嘴八舌地問道:“怎麼樣?”“沒事了吧?”“孔捷怎麼沒回來?”
見大家關切的神情,方誌強脫口而出:“沒事了。這小子真行,我都認識他快八年了,還不知道他有這樣的本事。”雖然他話說得沒頭沒腦,但大家都聽明白小子就是孔捷。小楊追問一句:“真象公冶長,孔捷什麼都聽得懂?”
當時宮校長聽了李安邦講的孔捷所具有的奇異能力之後,也認為應該為孔捷保密,因為畢竟事情太過離奇,不是目前科學所能解釋的。三人經過密商,統一了口徑。現在李安邦正是按商量好的說法向大家講述。“……就這樣,來的幾個日語專家沒能難住他。……他之所以去學導遊專業,是抱著個遠大理想,想到北京奧運會上做一個自願者,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一直在聽各種外語廣播,應該說孔捷也算這方麵的天才,僅靠聽廣播就掌握了許多種外語。”“那麼說和他的身體異常沒關係?”“沒關係!”
“老同學,你是如何發現孔捷的,和他是什麼關係?”李安邦見大家對他講的事有些不信,急忙轉移話頭。
“這個?”方誌強看了看手表,時間將近下午四點了,“好吧,我就給你們說說:
要講孔捷,得先從他的父母講起。孔捷父親家住在遼東五龍山腳下,祖輩三代單傳,很早父母就去世了,他很有才,特別是在民族樂器上造詣很高,用當地一句話形容:‘有眼的能吹響,有弦的就能拉。’但是正趕上*時代,念完中學隻能在家務農,後來當地中學利用他的一技之長,讓他做民辦老師,教體育和音樂。孔捷的母親是下鄉知識青年,當年在那個中學代課教語文,兩人由於長期接觸,年貌相當、誌趣相投,就相愛了。因為兩人的出身差異太大,婚姻遭到了女方家人的強烈反對,為此,他母親不惜跟家中斷絕關係,也沒回城,就留在了當地做老師。我姐姐也是知青,與她是戰友,因此我小時候也見過她。”方誌強喝了口水,又接著講下去。
“孔捷是他們第二個孩子,頭一胎是女孩,不到三歲因為重病而亡。他父親不但懂樂器,教學生體育也很有心得,曾經培養出過全國長跑亞軍,省級跳遠冠軍等優秀運動員,與當年的馬敎練有一比。在孔捷八歲的時候,帶幾個學生到市裏參加體育比賽,去的路上,經過村子附近一條小河時突遇山洪暴發,因搶救學生不幸身亡。母親見丈夫遇難,夫妻情深,整天以淚洗麵,很快身體就垮了下來,又得不到很好的醫治,兩年後,也隨丈夫而去。
孔捷成了孤兒,靠吃百家飯長大。他也很懂事,山裏有草藥有山柴,他就經常上山砍些柴送給大家,拾些草藥變賣。所謂禍不單行,一天他上山砍柴,突然昏倒在山上,被人救起送到醫院後發現身上比火炭還熱,高燒近50度,不論用什麼退燒藥都沒用,醫生以為他肯定是不行了,誰料昏迷了快十天,他自己蘇醒過來,檢查身體也不見異常,隻是體溫仍在40度與48度之間,我是從我姐那的聽到這個事,就寫了那篇報道。對了,據說救他時曾發生一件奇事:在他昏倒地方的上空,有不少小鳥盤旋,而且越聚越多,村裏的人正是發現小鳥的反常,才找到孔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