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祭祖的日子,由於父母到外地出差去了,所以就由李乾代勞,很早的李乾就準備好了一切,在早上起了一個大早,然後收拾了一下東西,就向著屋外走去。
李乾的家並不是在這裏,這裏隻能算是一個臨時的家,老家,老家有著一個大大的四合院,四合院麵積很大,是祖上留下來的遺產。
四合院裏麵分為很多個空間,有花園,有小湖,有假山,李乾住在四合院的最裏麵,從這些景物一一的穿過,幾分鍾以後終於是來到了大門前。
外麵是一個村子,村子不大,隻有區區的幾戶人家,而且普遍的都是老人,老人們比較思念故鄉,盡管子女在外麵發了大財,但是還是不願意離開守了幾十年的這座老房子,所以這裏除了李乾很少的有年輕人。
這些老人都和李乾加或多或少的有那麼一點親戚的關係,李乾臉上掛著微笑,和那些早起床的老人一一微笑的打著招呼,表現出一幅彬彬有禮的樣子,博得了老人們一致的好感,各種誇獎的話也是不絕於耳。
李乾覺得有點臉紅,無它,老人們的誇獎太厲害了,李乾自認為自己還遠遠達不到,而且臉皮也沒那麼厚,無法坦然受之,於是加快了出村的速度。
村外有幾條的小路,李乾選中其中的一條,沿著小路徑直的就走了下去。
小路的盡頭是一座山,這就是李乾的目的地,這裏就是村裏的墳場。
說它是山其實也隻是叫的好聽而已,山不高,就幾十米的樣子,充其量就是一個丘陵,但是你別看這裏小,這裏可是整個村子裏麵最最重要的地方。
這裏是墓地,整個村子裏麵的墓地,這裏從一百多年前就開始作為墓地埋葬著整個村子裏麵的先人,有人說這是一塊福地,就是因為它所以村子裏麵的子孫才會在外麵順風順水,發大財,交好運。
正因為他的重要,所以在小山包的周圍圍著一圈木架,木架上麵纏繞著一條條帶刺的藤蔓,讓外人很難進入。
李乾輕車熟路的來到小山下麵,然後從口袋裏麵摸出鑰匙,開了麵前的一個小門,進入其中。
沿著山上開鑿的一條小道一直往上麵走,周圍都是密密麻麻的墳墓,有新墳,也有老墳,一陣風吹過,新插上的花圈嘩嘩作響,一時間彌漫開一股陰森,李乾打了一個寒顫,盡管頭上是豔陽高照,但李乾還是心裏發毛。
“恩,好歹老子也是村子裏麵的人,這裏的也是村子裏麵的祖先,就算有東西相信也不會害我的。”這樣想著,李乾心裏好受了許多,緊了緊手中提著的粗布袋子,裏麵裝的都是香燭還有鞭炮,李乾繼續的往上麵走著。
山不高,也不大,上麵有斜著上山的直線,也有圍著山體劃著弧線的圓形道路,李乾七拐八拐終於是來到了曾祖的墓前。
祭拜就從這裏開始,從提著的布袋裏麵摸出香燭,然後是打火機,點燃香燭的同時也點燃了一根煙,悠閑的抽了兩口,然後插上香燭,誠信的拜了三拜,說了一些吉利的話,無非就是希望祖先保佑發大財,少生病之類的話,然後把鞭炮掛在墳墓旁邊的一根竹竿上麵,點燃引線劈裏啪啦中,李乾轉身走向下一個目標。
李乾家埋葬在這裏的一共有十五個人,從曾祖那一輩起死了人一直都是埋在這裏的,李乾一個個的祭拜下去,終於是到了爺爺的墓前。
爺爺是那一代裏麵最小的一個,也是最後埋葬在這裏的一個,奶奶比爺爺早死了兩年,所以最後祭拜的是爺爺。
說起爺爺李乾不禁陷入了回憶,當時最最疼愛自己的就是爺爺和奶奶,每次自己犯了錯誤老爸要教育自己的時候爺爺總是微笑著組織,說:“小孩子嘛!犯點錯是因該的不用這麼虎著臉的了,你小時候還不是一樣。”然後在老爸有點尷尬的神情下,奶奶佝僂著身子,從衣櫃裏麵翻出了奶糖,親熱的把自己抱在懷裏,慢慢的剝開奶糖,親手喂自己吃下去……
那段時間是李乾最最珍貴的回憶,想著想著李乾眼角已經掛上了兩行淚水,含著熱淚,李乾誠心的點上香燭,恭敬的彎下腰,輕輕的插在也爺爺的墓前。
“爺爺,孫兒來看你了,現在孫兒也長大了,再也不是以前那個老是掛著鼻涕,老是弄髒衣服,老是留著眼淚跑到你懷裏委屈的孩子了,現在我已經有了自己的世界觀,現在的我已經長大,爺爺我不會讓你失望的!”喃喃的念叨著,李乾匍匐在地上,朝著爺爺的墳墓叩拜了下去,頭顱撞擊在堅硬的石台上麵,砰砰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