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很是不解,這位左司郎中才從連城受了遭罪回來,陛下怎麼還把修建水渠的事情交給他去辦?
皇帝說的輕鬆,隻差一個負責實施的人,可這事做起來困難的很呐。
讓一個身體還沒痊愈的人去做這件事,多少有些不道德。
隻有林堯山和魏聞遠知道,皇帝這是在暗戳戳的報複魏聞遠呢。
散了朝,林堯山。在宮門口攔住了魏聞遠。
“王爺還有什麼事要同下官說嗎?”
林堯山拍了拍魏聞遠的手臂,笑嗬嗬的說:“建造水渠一事,你好好幹,幹好了陛下少不了你的好處。”
“多謝王爺提點,下官一定會把這件事辦好的。”
連城一事,他雖然欺君,但也確實是因為他才能揪出吳江百那個蛀蟲來。
皇帝雖沒計較他欺君,但是將建造水渠一事交給他,未嚐沒有借此懲罰他的意思。
建造水渠工程巨大,耗時不會短,他去負責少不得要受些苦。
但他無所謂,建造水渠利國利民,為了此等大事吃苦,他心甘情願。
皇帝也確實如他們猜想的一樣,將魏聞遠派去建造水渠,一來暗戳戳的發泄發泄魏聞遠欺君之事,二來為了百姓之安敢欺君的官應該是個好官,此等要事交給他倒也讓人放心。
不用擔心出現中飽私囊,應付了事的情況,多好啊。
等他建好水渠回來,事情辦的漂亮,自然是不會讓他白忙活的,該給他的封賞一點都不會少。
在京中待了幾天,魏聞遠就帶著人離開了京城,前往寧州。
寧州水域多而遼闊,雨水多時常有洪災,水渠的起點在寧州最佳。
封瀾語從林雲襄那裏得知了連城的事,回家就跟俞景元說了。
林雲襄知曉的內情比外麵傳的多,得知災情尚可控,俞景元心裏安穩了不少。
情況穩得住,建造水渠一事也開始了,想來應該不會出現災民暴亂之事。
封瀾語現在也快到生產的時候了,若是到那時被皇帝派出去,俞景元是真不放心,還好情況沒到他預想的那一步。
不過還沒等到生產那日,封家老太爺和老太太一同去了。
封瀾語聽到這消息,人一激動就早產了。
親爺爺親奶奶都走了,這麼大的事不可能瞞著不告訴封瀾語,來傳信的人本來是該讓她多少有點準備再告訴她。
誰曾想在跟封元續說的時候,被封瀾語給聽到了,毫無準備之下,封瀾語一激動過度就帶動了肚子裏的孩子。
生的是個女兒,但因為早產,孩子又弱又小,比俞嘉奕剛生下來那會兒小了不少。
俞景元抱孩子的時候都小心了幾分。
生完孩子的第二天,封瀾語就要回封府。梁露好說歹說才把她勸住。
封家要辦兩個老人的喪事,安如雲實在抽不出空來看封瀾語。
封瀾語在家裏養身體,心思卻全都飄回封家去了。
等到二老出殯那日,封瀾語才回了封家,披麻戴孝,看著二老被抬出家門。
封家大伯一個人捧著兩塊牌位走在最前麵,紛紛揚揚的紙錢散落在黑漆漆的棺槨上,格外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