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後,當我以地球代表的身份在協議上鄭重簽下我的名字時,不知為什麼,我腦海中唯一浮現的,卻是此刻坐車前往清化山時車窗兩邊的風景。
汽車蜿蜒穿行在中國南方粵北鬱鬱蔥蔥的崇山峻嶺之間,車窗外藍天綠樹襯底,繁花彩葉點綴,小溪流水靜靜流淌輕聲吟唱,如畫美景躍然紙上。我卻無心細細欣賞,思緒回到了一周前。
當時,一個叫清化山的地方,當地村民無意中發現了一塊化石,縣裏文物部門初步鑒定後認為是恐龍化石,但那個偏僻小縣無力研究,便將化石逐級上報到了省裏,最後轉到了在省裏考古研究所裏研究恐龍考古的我手裏。
這塊化石保存得非常完整,但讓我非常驚呀的是,這居然是一隻幼年傷齒龍的化石!
傷齒龍生活在距今大約7000萬年前至6500萬年前之間。從身體和大腦的比例來看,傷齒龍的大腦是恐龍中最大的,而且,它的感覺器官非常發達,被認為是最聰明的恐龍之一。傷齒龍的眼睛相當大,方向往前,說明它們具有相當好的立體視覺,長長的前肢可以像鳥類一樣折回。
但是此前隻在美洲發現過傷齒龍的化石,在中國境內從來沒有發現過,如果這個化石真的出自清化山的話,那麼這次的發現無疑是曆史性的。
為此我向所裏做了彙報,希望能到清化山現場實地考察發掘,昨天,正式的書麵批複終於下來了,我們便第一時間向清化山進發了。
清化山,將會帶給我怎樣的驚喜仰或失望呢?
“淩教授,轉過這個山坳,前麵就是那個發現恐龍化石的村子,清化山在這個村子的左側。”同行的縣文物部門的小王打斷了我的思緒。
車子轉過一個小山坳,眼前豁然開朗,一個小山穀在兩山之間,山穀中一條小河靜靜的在一個小山村中間流淌而過,小河邊桃紅柳綠,仿如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
到了村子,前麵隻有當地村民運輸木材的拖拉機路,汽車無法再住前走。我們隻好下車,在村子用過午飯後,我們從村子裏租了輛拖拉機運行李,而我們,則決定步行前往,離得不遠,不到一個小時,我們就到了清化山上發現化石的地方。
接下來的一個多月,日子平淡而單調,發掘工作在穩步推進,但一直沒有發現,甚至連其它常見的化石也沒有發現。這種情況讓我心裏開始產生懷疑。難道那塊化石是人為放在這裏,或者幹脆就是當地村民拿一塊美洲出土的化石冒稱在這裏發現的。這種可能是存在的,以前就發生過類似事件。不過表麵上還是得表現很有信心,給大家不斷鼓勁。
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在我絕望得快要放棄的時候,我們竟然在試發掘的2號探坑中發現了一隻保存完整的成年傷齒龍化石,這是一個足夠讓人興奮不已的發現,這不但證明了之前幼年傷齒龍的確就出自清化山,而且確認了在中國境內發現傷齒龍的這個重大事實。
不曾想到,接下來的一個發現卻說得上是不可思議。
發現傷齒龍化石後,我們就將工作重心完全放在這上麵,幾個人分組輪流對化石周圍進行清理,這個工作需要小心翼翼的進行,非常費時間精力。
這天我值完班後,正在營區和小王聊天,值班的小江急匆匆的從發掘區小跑過來,老遠就在喊:“淩教授,你快過來看看,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東西!”
我迎了過去,半開玩笑道:“怎麼了,挖到鑽石了?”
“比鑽石還奇怪的東西,你自己過來看吧!”小江有點氣喘噓噓地說道。
已經有幾個同事圍在了那裏,見我到了大家把我讓了進去。
“你看這裏。”小江指著傷齒龍後腳位置叫我看。
我順著小江指的方向看去,在傷齒龍左後腳接近腳掌的地方,露出了一塊像是人工製造的金屬的東西。由於露出的部分不多,我也沒看明白這個東西是什麼,便蹲了過去,拿起工具,小心翼翼地對周圍進行清理。
這個東西露出了它的本來麵目,在場的所有考古隊員都驚呆了。
可以肯定,這是一個套在傷齒龍左後腳上的環狀物,明顯可以看到有金屬光澤,從外觀上看似乎是一個金屬合金腳環。
金屬製品,怎麼會套在史前傷齒龍的腳上,難道真的有人通過時空機器到了恐龍時代?我腦海中不禁冒出隻有科幻作品中才有的想法。當然,從來不相信時間機器的我很快否定了這個大膽的想法。
“大家怎麼看這個事情?”我鎮定了下心緒,回過頭來問其它同事。
“會不會是此前有人發現了這個化石,有意或無意的把這個腳環套在了化石上?”小張提出了一種完全不可能的可能,因為地層沒有任何被人為擾動的痕跡。
“還有一種可能是地震、洪水等等因素在極巧合的情況下,把本不屬於恐龍化石的腳環套在了化石上,畢竟人類對金屬的利用已經有幾千年了。”小江思慮了半天說道。
我也想到了另一種可能性:“嗯,還有一種可能性,在6000多萬年的漫長時間裏,恰巧在恐龍腳的位置上,自然形成了一圈金屬合金。”
不過,我心裏清楚,這些都是可能性極小的猜測,要揭開謎底,還需要深入的科學研究。而我們的當務之急,應該是盡快完成現場考古步驟,將腳環送往相關機構進行檢測研究。
我暫停了所有的其它工作,幾天後,親自將腳環送到省裏的一家材料研究所進行了全麵的檢測研究。
檢測報告是材料所首席科學家親自交到我手上的,這本身就讓我意識到檢測結果將非同尋常。在我的考古生涯中,送檢過無數物品,這是第一次首席科學家親手給我檢測報告。
果然,檢測報告中說,這居然是一種在原子級別上精心設計的高科技材料,主要由碳原子以一種極為巧妙的結構組合而成,並在合適的位置上混以一些金屬元素原子。就算我們目前的科技也無法做到這一點。
這種材料極輕,高耐蝕、高耐熱、不生鏽,曆經數千萬年的歲月仍然光亮如新,而其中最讓人驚奇的是,其硬度能夠在最高和最低間根據所處的環境自適應。簡單的講,就是當你施加的力大於其硬度時,它不會折斷,而是適應你的力量變得柔軟。這個特性,材料所也沒有研究清楚其原理。
總而言之,從這個檢測報告來看,這個腳環既不可能是自然形成的,也不可能是人類目前為止能造出來的。
“有沒有可能是你們檢測錯了?”我雖然覺得不可能,但還是問了一句。
“不可能,得出這個結果後,我也以為他們搞錯了,我又親自檢測了幾遍,確認檢測結果沒有任何問題才把報告交給你。”首席科學家堅定嚴肅確認道。
“難道真的是未來人通過時間機器到了恐龍時代,又或是外星人的傑作?”我自言自語。
帶著這些疑問,我返回了清化山考古現場,希望通過進一步的發掘找到答案,雖然我也不知道要找什麼。
我們在清化山繼續擴大範圍探掘,又經過了無數個平平淡淡的日子,沒想到真讓我們有了新的發現,一個令我們目瞪口呆的史前文明居住遺址的一角和一些未知用途物品,而對其年代的測定顯示和之前發現的恐龍化石一樣,在遙遠的6500萬年前。
這意味著6500萬年前的恐龍時代,在那個我們一直以為由恐龍主宰的時代,地球並不是由恐龍統治,而可能是由一種此前從來沒有發現過的高等智能生物主宰。那個腳環,極可能就是這些“人”的傑作。
這個發現實在太重大,太不可思議了。我連同發現的幾件物品一同上報到了省裏,最後驚動了國家。
國內第一流的科學家對這幾件物品進行研究後,得出了和之前材料所對腳環的檢測類似的結論,這些東西的製造工藝和技術水平居然在我們之上。對其進行深入研究能夠極大的促進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
國家意識到了其重大意義,決定將清化山考古上升到國家層麵,由主管科技的國務院副總理直接領導,專門成立現場考古指揮部和後方考古研究中心兩個臨時專職部門。
而我,很有幸的負責了現場考古指揮部的領導工作,這是我有生以來領導的最為龐大的考古隊。其發掘的規模,是我無法想象的,確定的方案竟然是對周邊10平方公裏的範圍進行發掘,不過後來證明這個大手筆是非常有必要的。
為了這次規模宏大的考古發掘,軍方動用了工程兵部隊配合我們,而各地的專家精英和先進的設備也一一抽調到位,得益於這些史無前例的強大資源,整個發掘工作進展神速。沒用幾個月,我們就探明了整個遺址的範圍,麵積竟然達到了7平方公裏,呈“品”字形布局。
數千萬年的地質變遷,已經讓這個遺址麵目全非,但是其中倒塌的發射塔殘骸和殘破的幾艘小型飛行器仍然預示著這竟然是一個航空航天中心,對其的進一步研究表明,其航空航天科學技術水平,今我們望塵莫及。
但是為什麼這個科技比我們還先進的遠古文明沒有延續至今,而在6500萬年前嘎然而止呢?難道和恐龍一樣基於同樣的原因滅絕了?
我們知道恐龍是一種能以後肢支撐身體直立行走的動物,最早出現在約兩億四千萬年前的三疊紀,滅絕於六千五百萬年前的新生代第三紀古新世。支配地球陸地生態係統超過1億6千萬年之久。
而關於恐龍滅絕的原因,科學家經過研究提出了很多種說法,如隕石碰撞說、氣候變化說、海洋退潮說等等,我個人比較認同隕石碰撞說。1980年,美國科學家阿弗雷茲父子在6500萬年前的地層中發現了高濃度的銥,其含量超過正常含量幾十甚至數百倍.這樣濃度的銥在隕石中可以找到,因此,科學家們就把它與恐龍滅絕聯係起來。根據銥的含量還推算出撞擊物體是直徑大約10公裏的一顆小行星,這麼大的隕石撞擊地球,絕對是一次無與倫比的打擊,以地震的強度來計算,大約是裏氏10級,而撞擊產生的隕石坑直徑將超過100公裏。後來科學工作者又用了10多年的時間,終於在中美洲墨西哥猶卡坦半島的地層中找到了這個大坑。據推算,這個坑的直徑在180公裏到300公裏之間。來自中國的古生物學和物理學家黎陽2009年在耶魯大學發表的論文提出,小行星不僅撞擊了地球中美洲地區,還撞破了地殼,地球因此停轉0.2毫秒,然後是地球上從來沒有發生過的大地震。撞擊使熔漿被拋到數千米的高空,繼而是長達幾十天的流火現象,高溫也許不是最致命的。數以千萬噸的灰塵、有毒物質在隨後的一個月內遍及全球。在以後的四個多月裏,太陽隻是一個模糊的影子,植物停止了生長,食草動物大量減少,汙濁的空氣、短缺的食物、肆意的疾病等等無不摧殘著幸存下來的恐龍。由於塵土的遮蓋,地球上麵臨著寒冷的侵襲,寒冷似乎不是最嚴重的問題,但是,一些動物的性別是由溫度決定的,恐龍正是其中之一,因此造成此次生物的大滅絕。這個理論第一次把外來天體撞擊說和火山噴發說進行了結合,完美地解答了國際古生物界的長期疑問,兩者的結合才可能造成如此重大的地球生物大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