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章 京都的印象(求收藏)(2 / 2)

安排好各個職司,吉良萬鬆丸就帶著親眷和幾十騎馬迴,前往京都拜訪他的舅舅中院家,三好家在今年夏天雖然成功上洛,但是畿內的反抗勢力兵衛完全肅清,江口合戰沒有完全解決攝津反三好的國人,所以三好長慶在短暫的上洛之後,就帶著主力返回新打下來的攝津國努力消化新得來的地盤,京都目前的安全狀況也遠沒有想象的那麼危急。

京都又名平安京,從名字到城市建設完全仿照唐朝的長安城,井字型的街道整齊劃一,還有相對簡單的排水設施,比起又髒又臭的城下町,這裏簡直就是日本的人間天堂。

京都的大內裏如中原王朝的皇城一樣坐北朝南,居於城市正北的中心,以南的一條主要道路名叫朱雀大路,這也和唐朝的朱雀大街一模一樣,以朱雀大路中心分割開來,東側是左京又名洛陽,西側是右京又名長安,西側的長安因為濕地影響而逐漸廢棄,隻遺留下左京最繁華的一片地帶。

所謂條坊製就是大多數條坊,在京都之內無論東南西北,大路條坊之間的距離大致都是相等的,比如一條大路與土禦門大路,近衛禦門到中禦門,大炊禦門到二條大路等各條大路之間的距離相等,兩者的距離大約為四十丈。

無論東西南北,每條大路的距離被劃為相等的等份,其中各條小路又把整個城市劃為一個個獨立的町,每十六個町組成又形成一個單位,以東西方向的四列町稱之為“條”,南北方向的四列町稱為“坊”,這使得每一個條坊之間的町都有一個單獨的名字,也逐漸成為了聚居於平安京內公家武家們的苗字主要來源。

有些條坊因為規劃不同會成倍放大,但大部分條坊還是有規劃的建立,行走在京都的街道上很容易被他聯想到盛唐的風采,隻可惜沒有機會見識到正版的唐長安城,吉良萬鬆丸也隻能遺憾的搖搖頭。

日本首都不建城牆是有曆史的時候,早在建造平城京時的奈良時代,朝廷的就說,京都是公卿居住的地方根本用設防,所以在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的時候,也照例沒有修城牆。

京都最發達的地方還是在二條大路以北的地區,二條大路以南的地區隻有少量貴族定居,那裏屬於商業和民居混雜的地區,而二條大路以北則逐漸成為公卿武家的聚集地,所以使得整座城市的發展呈現出東重西輕,上京發達而下京相對落後,尤其在西南地區形成一片空缺,城市的發展形成了頭重腳輕一般的奇怪景象。

對於這座昔日輝煌無比的城市來說,吉良萬鬆丸帶著幾分好奇、幾分探究,隻可惜這座日本最大的城市在距此不到一百年前的應仁之亂中遭遇了一場兵火浩劫,雖然有許多建築被重建翻修,但是隨著畿內連續不斷的兵火摧殘,還是有更多條坊逐漸的被廢棄,也讓這座昔日輝煌無比的城市變成了如今的殘破景象。

注:順便說點題外話,烏梅經過查閱室町時代及江戶時代的京都古地圖,發現許多有意思的事情,比如本能寺就在京都城內的左京,二條城也在京都城內的右京,本能寺之夜,魔王父子死在京都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