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一鳴驚人(1 / 3)

李世民陛下的光輝讓郭明宇不敢抬頭,急匆匆的跟著程咬金他們站起來高呼謝陛下之後回到了座位上坐了下來,李世民陛下平展雙手,在兩個近身太監的伺候下威嚴無比的跪坐在軟墊之上,威嚴的目光掃過整個朝堂,在看到李靖程咬金那一票大將下首坐著的三個很陌生的少年的時候,李世民陛下的嘴角露出了一絲笑意,程處默他都見過,其中兩個陌生人見到自己來都瑟瑟發抖,頭都不敢抬,那麼另一個人的身份就呼之欲出了,一人擊潰五千突厥騎兵的郭明宇了。!

昨日快馬送來一份關於郭明宇的奏折,李世民陛下看過之後大為震驚,這樣的武道奇才,如果自己能夠抓住對於大唐百利而無一害。

“大朝覲開始!諸臣上奏!”剛才那很久不做男人的太監人才又一次開口了,煌煌之音響徹太極殿;大朝會的作用其實和後來的政府工作報告會差不多,一般而言一年一次,基本上都在正月,但是遇到特殊情況可以延後,比如這一次的渭水之盟,李世民陛下遭到了奇恥大辱,不過他也不得不開這次大朝會,突厥走後,留下的滿目瘡痍,屍橫遍野,邊關剛剛安定,又遭到毀滅性的打擊,這些都需要他來處理,因為他是這大唐的皇帝。即使現在滿腔怒火,他也必須處理突厥走後留下的後患,不然自己的皇位都可能不穩,現在,李世民陛下隻能收起自己的爪牙,蜷縮自己的身軀,舔幹傷口上的鮮血。等待騰躍九天的時刻。。

“臣房玄齡,有本要奏:今突厥雖退卻,然邊關諸城,涇州,武功等地都遭受到破壞,懇請陛下撥錢糧,減輕當地賦稅。”

“賦稅可以減少,隻是大唐哪還有多餘的糧食啊。”李世民陛下皺緊了眉頭心中暗道,雖然有些貯存的糧食那可都是軍糧,一旦軍隊沒有糧草,發生軍變,後果可是遠遠超過民變啊。

“臣長孫無忌,有本要奏:國庫雖糧草不多,臣家中還有一些餘糧,願捐出十萬石糧草,用於賑災。”作為李世民陛下的第一心腹,長孫無忌可以說忠心耿耿,看到李世民陛下皺眉,長孫無忌便知道國庫恐怕沒有餘糧,自己隻能帶頭捐出一些糧草,要知道這可是十分得罪人的事,而且長孫無忌還把家中大部分糧草都捐出。

“無忌果然忠心體國。”李世民陛下欣慰的看了看長孫無忌,雖然自己娶了長孫無忌的妹妹,若果不是他如如此為自己著想,恐怕自己也不會如此相信他。

群臣見了如此,紛紛效仿。

“臣捐三萬石。”

“臣捐一萬石”

“臣····”

“愛卿,果然忠心體國。”

“是臣等榮幸,”

群臣雖然踴躍捐款隻是不知道心裏怎麼想的就不知道。

看見李世民陛下高興起來,頓時有馬屁精說道:“此次渭水之盟,陛下英明神武,單騎退敵,二十萬突厥見了陛下狼狽逃竄。”

其餘馬屁精一聽,趕緊紛紛讚歎李世民陛下的英明神武。雖然李世民陛下知道事情並非如此,不過聽人拍馬屁還是很高興的,嘴角露出淡淡微笑。

此時魏征卻站了出來,

“昨日,突厥攻至距首都長安僅40裏的涇陽(今陝西鹹陽涇陽縣),趁虛而入,京師震動。雖然我朝尉遲敬德出征取得小勝,但國力不強,政局不穩,不得不許以頡利金帛財物。隻距離長安城40裏路,用兵臨城下來形容,也不足為過。我們大唐的首都,居然被突厥圍攻。隻得用糧草布錦談判,換取一時的安穩,這不是友好的盟約,而是恥辱的條約,我們是被迫簽訂這樣的盟約。大家想想,當初為什麼是在渭水簽,而不是在突厥家門口簽?”而眾人也佩服魏征的膽識。李世民發怒的時候他們都不會進言,隻有在怒氣消除之後才敢陳述自己的想法。但魏征就不一樣,隻要他認為是對的事情,不管你李世民生氣還是高興,他都照說不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