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盛唐宮闕(2 / 2)

就在幾人打著哈欠,走到了府門口,由家丁牽著馬,幾人在馬上打著哈欠,半睡半醒的出發了。

此時未到開坊門時間,整個坊市靜悄悄的,一彎清冷的月牙掛在天空,現在是淩晨四點鍾,馬蹄的嗒嗒聲格外清脆。郭明宇呼出一口白氣,再次腹誹沒人性的早朝。坊官看見程咬金,腰間掛滿鑰匙的坊官一一打開四道坊門,並請郭明宇畫押。品級不到三品就沒資格在坊牆上開側門,唐律規定,任何人不得無故夜開坊門,有擅開者徙三千裏,三千裏啊,反正不是窮荒就是僻壤,不會讓你舒服的。轉出永安坊就來到朱雀大街,街上隻有巡街的兵丁,沒有其他官員走過。驗過身份,兵馬司的軍士齊齊行禮,留下兩位挑著碩大的燈籠在前麵開路。

太極宮在城北,依山而建,郭明宇需要穿過大半個長安城才能抵達。麵南背北而居這是皇家的特權,當然普通百姓家住在北屋也無傷大雅,李世民陛下不至於連這個都要管。

皇城到了,遠遠看見門口燈火通明,人頭湧動,互相拱手施禮,談笑寒暄,一派和氣,不過看到火把上四處飄搖的火苗就知道無數刀光劍影在醞釀中,等待早朝發難。

朱雀門外麵,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郭明宇看著無精打采的程處默三人:“看你們還讓我講那麼晚。”他可不敢說程咬金。程咬金拍了拍郭明宇:“好了,又不是多大的事,等回去我再繼續講。”這廝臉皮果然夠厚。

來往的官員們對這一幕感到很有趣,於是紛紛圍觀,能和程咬金站在一起的,還略顯親密的,這是誰家的孩子?該不會是那個十六歲的郭明宇吧?

程咬金的一句話解除了他們的疑惑:“此次大朝會非常重要!陛下可能要賞賜藍田縣大捷!你們做為功臣若是這般半夢不醒的的樣子,成何體統?屆時陛下喊你們之名,你們卻在堂下呼呼大睡,那是欺君之罪!是要砍頭的!”程咬金做了一個一刀砍在脖子上的姿勢,恐嚇程處默三人。

這下大家夥兒都知道了,這幾人就是在藍田縣擊潰五千突厥鐵騎的功臣。

郭明宇白了一眼程咬金,沒說什麼,他心裏明白著呢,就是皇帝君權最重的時候也不能說殺人就殺人,雖然皇帝們總是說天下是自己的,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但是實際裏大家都清楚,天下真不是皇帝一個人的,這事情也真不是皇帝一個人說了算的,皇帝想要幹什麼事情都要通過臣子們的讚同,要是想擺皇帝的架子乾綱獨斷,就等著史官在史書裏麵大罵一通,給你來一個暴君昏君的名聲吧!

所以皇帝也不是一言以定天下的,就算是開國之君,天大之功勞的李世民陛下,不也是被魏征頂撞的頭破血流嗎?不也是被一個正五品的給事中給駁斥的死死嗎?因為大家心裏麵都有一個底線,皇帝是不能隨便殺有身份的人的,就算是黎民百姓也不行,當然宮裏麵的太監奴仆和奴籍賤籍的人,他們在大唐法律裏麵不算是完整的人,隨便殺……

不過程處默,郭明智和郭明輝三人精神頓時一震,原地滿血複活,在他們眼裏,天下的確都是李世民陛下說的算。

此時天光未亮,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候,伸手不見五指。宮門前卻是燈火通明,趕來朝覲的官員一個接一個的進入太極宮,絡繹不絕,好似東市般人來車往。

有程咬金在,士卒根本就不問。郭明宇一行人跟著人流,來到宮門前,略一打量,宮門高大,極是氣派,暗讚一聲,漢朝以大氣著稱,唐朝以強盛留芳,果是不凡!

進入這道宮門,就是真正踏入了唐朝宮闕,可以見證輝煌的曆史,郭明宇吸口氣,激動的心情平靜下來,抬起腳,一步跨了進去,眼前一亮,這就是唐朝宮闕!

唐朝宮闕,千年傳說!唐朝宮闕,萬古流芳!

唐朝宮闕,燦爛文治!唐朝宮闕,赫赫武功!

唐朝宮闕,無數的熱血傳奇:活捉頡利可汗,鑒真東渡,貞觀之治,三箭定天山,一人滅一國,玄奘西遊,開元盛世……

唐朝宮闕,無數的敵人臣服:**,西突厥,吐穀渾,高昌,高句麗,百濟,鐵勒,契丹,吐蕃·······

唐朝宮闕,英雄輩出的年代:唐太宗,長孫無忌,杜如晦,房玄齡,魏征,李靖,秦叔寶,程咬金,尉遲敬德,薛仁貴,王玄策······

是否還會加上一個郭明宇呢?

——————再加一更,今天四更,明天再爆發,五更連載,求收藏,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