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1 / 2)

01

錦城錦華中學的自主招生時間是每年的春季。

錦城的春天,背景永遠是細雨與花菲,那種重蔓的火紅刺桐,在午後的雨霏中樸然地掉落在人行道古舊的方磚上,是錦城的另一種安詳與悠然。

自然,缺不了車笛的高聲尖叫與店家招徠生意的粗俗音樂,但是仿佛這一切都是可以忽視不計的。

錦城的人,早已習慣於熱鬧中尋求安靜,於現實中尋求超然。當然不免讓人覺得暮氣沉沉。

所以,錦華中學是錦城最陽光、最朝氣蓬勃的地方。

每年春季,除了本校初中部直升高中的一部份尖子生,錦華中學還勻出相當一部分名額向麵向社會招生。

當然,這部分名額中相當的一部份,最終花落誰家,是一個不需要過五將斬六將就能注定結局的“金榜題名”。

但是付子菲還是想拚一拚。雖然,成或者敗都不是付子菲這樣的小人物能把握得了的結局。有時候,可能一個小小的內幕操作,就能跟一個小人物頭懸梁股刺錐的所有努力相抵消。

但是參與,至少還有希望。

何況錦華中學高中部的名聲,假如隻是靠每年那些內定的名額,想必不會如此赫赫,總得有一些真才實學者來把它的金字塔壘高,使之屹立於錦城所有中學之巔。

越是不公平的地方,越需要實力,這是這個社會的優勝劣汰的生存法則。

隻可惜錦華中學是一座全封閉式管理的學校,非它門生,甚至望其門而不能進。而鐵門內外,便仿佛是兩個世界,風華正茂也罷,年少輕狂也罷,相對於鐵門之外熙熙攘攘利來利往之輩,他們是活力,健康,夢想,意氣風發,指點江山等等的統一和結合,所謂的千金難買寸光陰,錦華中學安不能說是錦城最富饒之地。

錦華中學唯一對外開放的時間,便是每年春季自主招生考試的這天。二十四個考場的容量,外加各校帶隊教師,大部分考生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七大姑八大姨之類的隨從,那兩扇古舊的大鐵門不被擠破已經算牢固。而把考生之外的閑雜人等拒之門外,更不是個順天意承民心的做法,這年頭,誰家的孩子不是“小公主”,“小皇帝”,離開眼皮半尺遠就要牽腸掛肚的,何況恩科進場這等大事,能替筆捉刀,早就親自上陣了,眼下不過是進學校裏等著,還敢不讓呆嗎?

付子菲並未想到自己可能是所有考生中最另類的一個,她的上衣是錦城早十幾年前流行的海綿高墊肩燈籠式大紅皺紗低領套頭衫。下身是黑色尼龍緊身一步短裙,那會兒,錦城的少婦幾乎人手這麼一套。時過境遷,這套行頭如果不是進了當年的少婦,眼下的大媽們散發著樟腦丸味兒終年難得一見天日的古董式箱子裏,便是進了垃圾處理站,或者幹脆就四分五裂直接派了抹布的用場。

當年的少婦眼下的大媽們這會兒自然又有不少是陪考的隨從之一,眼瞧著付子菲這麼一個怪物在錦華中學一群意氣風發的考生之間招搖而過,不免竊竊低語,自然不會把這怪物列入考生之列,那樣豈不有違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真理,有汙他們家孩子的考生身份。不過,瞧她麵相,劃入大媽之列又稍顯年幼,大概是誰家鄉下來的小保姆走錯地方。但是,小保姆的神色不該如此張狂,瞧那目中無人的樣兒,仿佛她已金榜題名。總之,這女怪四不像,隻有一個身份最適合她,那就是“瘋子”。

付子菲豈能不知自己走到哪兒都是有礙觀瞻的一位,不過,眼下考試要緊。錦華中華的慣例,語數英三科要在一天之內考完。這會兒離開考還有十五分鍾,閑著也是閑著,她早上離家時走得匆忙,沒來得及最後檢查一遍,此時正好翻看一番一應考試用品,準考證、身份證,答題卡之類的七零八碎都在。

“啊!天啊!”

其實沒必要叫喚得如此石破天驚的,但是人的生理構造,確實有那麼不由自主的一兩個時刻。比如眼下,付子菲絕不會想到她的這聲驚叫堪比靜夜擾民的車笛,讓人隨之不由問候聲源他娘或者十八代祖宗。而那些大媽們,這會兒更是不免佩服自己的先見之明。

“瘋子,果然是瘋子啊,瞧她開始發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