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

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終南山上終年霧氣繚繞,山頂隻得一道觀,於雲霧之中若隱若現,乃是全真祖師王重陽所建。今日卻不同往常,道觀之上冒出滾滾黑煙,竟似著了火一般。

知客弟子守在山下,遙望山上,朝著旁邊道:\\\"張師兄,不知剛才那人給師祖們抓住了沒。\\\"

被他叫做\\\"張師兄\\\"的青年道人往山上望了一眼,指著一個奔下來的影子,道:\\\"那不是李師兄麼,他定然是帶了消息下來。\\\"

兩人翹首以盼,卻在此時忽聽一把輕柔婉轉的女聲道:\\\"兩位道友,上麵可是終南山的地界?\\\"

兩人均是一愣,方才附近明明沒人,不知這人是怎麼冒出來的,是以趕緊拔劍,扭過身來,卻見一頗為美貌的道姑,手持一柄拂塵,身著杏黃色道袍,明眸皓齒,肌膚白膩,眉目間有一種說不出的風流情態。饒是兩人從小出家,又自幼給師長教導不可以貌取人,但見她相貌柔美,麵容和善,此時仍不禁搶著答道:\\\"這位道友,此地便是終南山了,道友可是要上山掛單嗎?\\\"

那美貌道姑微微一笑,道:\\\"貧道一直仰慕終南道藏,想在此處盤桓幾日,靜心讀書修行,不知兩位道友肯不肯放行呢?\\\"

那姓張的年青道人卻犯難了,囁嚅道:\\\"今日實不湊巧,有幾個邪魔外道擅闖我教,上麵亂得緊,道友……道友若是上去,刀劍沒眼,豈非唐突道友?\\\"

這道姑犯了難,伸出一隻手指戳在自己臉頰上,望著山上,似是不甚甘心,卻也顧及上麵的情形,不敢再往上走。

正在此時,下山通報的那小道士已跑到了眼前,喘著氣道:\\\"兩位師弟不必回了。我們得了一強援,那夥妖人已經往後山去了,掌教真人自會處理,我們隻要守好山門便可……\\\"

\\\"什麼強援?\\\"

\\\"就是方才上山那個,是,是桃花島的郭大俠!\\\"

\\\"呸,什麼郭大俠……\\\"

\\\"陳師弟,\\\"這姓李的師兄言有責怪之意,皺眉阻止了他,轉而朝著道姑這邊拱了拱手,\\\"……叫道友看笑話了,不知道友有何見教?\\\"

那道姑笑盈盈道:\\\"既然今日終南山不開山門,那我改日再來叨擾。\\\"

她說著便微微拱手,轉身離去,三人見她緩步向前,走得卻十分迅速,隻眨眼的功夫,人已在三丈開外,不一會兒便沒入林中。那背影窈窕婀娜,奪人眼球,三人都看得癡了,但見佳人芳蹤杳遠,唯餘悠悠歌聲從林中傳來。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叫生死相許,天南地北□□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君應有語,渺萬裏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那兩個年輕的知客弟子還呆愣愣地不知所措,那姓李的年長道士卻慘然變色,指著道姑消失的方向,駭然道:\\\"赤、赤、赤…………\\\"

\\\"師兄?你怎麼了?赤什麼?\\\"

\\\"赤煉仙子,李莫愁!\\\"

兩人瞪圓了眼睛,麵色如土,哆嗦著舉起劍,防著李莫愁去而複返,可等了好久,都不見有人出現。那最年輕的道人道:“偏是李師兄嚇人,說不定那便不是李莫愁呢。”

那李姓道人道:“你道這事是我胡說?李莫愁放出風聲,道她師妹比武招親,勝者可得古墓中所有武功秘籍和寶藏。今日終南山上邪魔外道雲集,皆因她一句話而來,她是始作俑者,不來反倒奇怪,快,回山上去告訴你師父,說我們看見李莫愁了。”

那小道士腿一軟,險些站不住,更不要說跑了,他師兄一腳揣在他屁股上,他才踉踉蹌蹌摔進了盤山小道裏。

李莫愁信步在山間遊走,極是逍遙自在。

她從小在古墓中長大,對終南山的一草一木都熟悉非常,隻因不願終身避居在那黑沉沉的古墓之中,才給師父趕了出來,與掌門之位無緣,與師門中最精微的武功無緣。

現如今師父已死,留下她唯一的師妹,年紀不到十八歲,卻已是古墓派掌門,獨握天下最高深的武學。李莫愁縱橫江湖十餘載,自認天資高人一等,見多識廣,這一古墓的武功要讓給一個小自己十歲又什麼都不懂的小女孩,她說什麼也咽不下這口氣。

今日一眾邪道高手攻山之事,確乎是李莫愁在背後煽動所致,若不是全真教在其中橫插一手,此時師妹應該已經被人牽製住,如此她便有機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