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兵臨城下
黑齒國的國都巨齒城位於該國的最南端,它被建造於海邊突兀出來的兩座巨石山的山頂之上。
兩座巨石山本為一體,因為海麵上吹來的狂風長年累月的風化而從中間斷開,成為兩座猶如人的兩顆門牙一般兩兩相對而立的石山,聳立在黑齒國國境的最南端。建造在兩座巨石山山頂之上的黑齒國國都之所以被稱為“巨齒城”,正是因為此。
兩座巨石山彼此相距很近,中間有一條因為長年累月風化而被海風切割出來的石頭小道,筆直通往山頂之上。
不過,這條道路非常狹窄,它最寬的地方,隻有可以並排通過五匹馬的寬度。
巨齒城就建造在兩座巨石山緊鄰的山頂之上。在數千年前,黑齒國的民眾把幾塊超長的巨石,搭在了兩座中間斷開的山體最為狹窄的地方,作為穿行於兩座巨石山之間的橋梁。從那時起,黑齒國的人民便開始一點一點地建造巨齒城,以至於幾千年來,黑齒國的國都巨齒城方才具有了現在的規模,成為橫擔於兩座巨石山頂的一座巨大城堡。
這座位於黑齒國國境最南端,橫擔在兩座巨石山的山頂,並臨近大海的巨大城堡,三麵都是如被巨斧削過一般的懸崖峭壁,溝通內外的隻有那一條被海風切割出來的筆直通往山頂的石頭小道。
黑齒國國都巨齒城不但地勢十分險要,而且一旦受到攻擊,以極少的兵力即刻切斷通往城內的通道。
就算是敵軍突破巨齒城外圍的城防,攻入城下後,上麵把守城堡的黑齒國軍士便會施放硝石和滾雷,並站立於搭在中間的長石之上,往下澆出滾燙的桐油。如此一來。任憑對方攻進來再多的軍士、再強大的戰隊,也必被全殲於城下,落個死無葬身之地的下場。
這黑齒國的國都巨齒城,可以說完全就是一座銅牆鐵壁,絕難攻克。因此,黑齒國雖然是一個小國,但幾千年來,它一直屹立於這南海大荒之野的最南端,無人敢犯,皆在於此。
它的鄰國,強大的君子國的曆代國君其實都動過攻滅它的腦筋,但均因為它的地勢太過險要,對此無計可施,便無可奈何,隻得放棄自己的野心而與之和平共處,幾千年來莫不是如此。
而憑借著陰謀詭計登上君子國國君寶座的君子國新任國君黑雲,為了能夠萬世流芳,為了消解他內心深處的不安,為了表示他對上天對他的命運安排的不忿,他要知難而進,逆天而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國君黑雲及他所帶領的那六千斷頭敢死軍,一路急行軍至君子國國境的最南端,從那個被國君黑雲在國書中當作禮物送給黑齒國國君午雨的天然良港,乘上數十艘戰船,由海路奇襲向黑齒國國都巨齒城。
雖然國君黑雲已經在國書之中,曾言之鑿鑿地說把黑齒國周邊漁場立刻奉還給黑齒國,但那也隻是說說,為了他下一步鏟平黑齒國的大計,他隻說不練,並未真的把黑齒國周邊海域立刻交接給黑齒國,那裏的海域還是一直在君子國的掌控之下。
因此,一路上順風順水,他們沒有遇到任何抵抗和險情,便駛到了黑齒國國都巨齒城附近的海域。
駛到黑齒國國都巨齒城附近的海域以後,國君黑雲為了防止軍隊登陸後被黑齒國發覺,為了避免節外生枝,以達到對黑齒國國都巨齒城奇襲的效果,便命令全軍繼續在船上待命,先不登陸,待臨近與其他三路大軍約定好的戰期時,再行上岸部署。
就這樣,君子國國君黑雲率領著六千斷頭敢死軍,在黑齒國國都巨齒城附近的海域之上又遊弋了數日。
在與其他三路大軍約定好的戰期到來三日之前,他便一聲令下,數十艘戰艦駛至海岸上臨近巨齒城的隱蔽之處,全軍迅速登陸黑齒國國境,又在海岸邊的密林中隱蔽了起來。
君子國國君黑雲率領著六千斷頭敢死軍,隱藏在臨近黑齒國國都巨齒城的海邊密林中,第二日一早便派出軍士,在海岸邊秘密抓獲了幾名自巨齒城中出來打漁的民眾。
經過一審問,方才得知,黑齒國國君午雨真是老奸巨猾,居然並未上當,他並沒有將這巨齒城內的守軍傾巢出動,而是在裏麵尚留有二萬軍士守城!
君子國國君黑雲得到這個消息後,心裏知道,這一下麻煩了!
接下來怎麼辦?還繼續實施原先的軍事計劃嗎?這些問題,便一下子擺在了君子國國君黑雲的麵前,需要他盡快做出抉擇。
於是,他便把自己單獨關在營帳裏麵,開始苦苦思索起來。最終,他是否能夠想出一個因應之策,此話暫且不提。
再說,被君子國國君黑雲派去黑齒國的使節,此人本為軍中謀士,冰雪聰明,巧舌如簧,被當時的救國公黑雲相中後,派往黑齒國國都巨齒城做君子國的使節。
此人作為君子國的使節被派往黑齒國國都巨齒城後,十分賣力,盡職盡責。利用他的聰明才智,及巧舌如簧的三寸不爛之舌,很快便取得黑齒國朝廷上下的接納。
他知道黑齒國國君午雨喜好巫術後,便也很花心思地去對各種巫術做了一番功課,每每在黑齒國國君午雨接見他時,便有意無意地說出幾句巫術用語,令午雨聽他說話很是順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