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1 / 2)

林小愛是M大二年級法學係學生,她之所以讀法學專業,是因為報誌願的時候這個專業很熱門。

因此林小愛一年級的時候和大部分新生一樣,不知道自己將來到底要做什麼,有些懵懂,而和大部分新生不一樣的是,即便不知道“為什麼”,喜歡看書也渴望著通過學習改變命運的她,還是一頭紮進書堆裏好好學習,而不是隨波逐流的荒廢時光。

這圖書館泡久了,專業書以及一些雜七雜八的相關學科書籍看多了,林小愛慢慢的就進入了法學這個迷人的世界。她發現自己開始真的愛上了這個專業,人生未來的圖景也漸漸清晰起來——她,要做一個優秀的律師!

為了成為一個優秀的律師,林小愛大學的第一個暑假除了在律師事務所實習以外,還看了不少與法律相關的影視劇,她發現要想做一個成功的律師除了專業知識、辯論口才以外,很重要的一個能力就是——看透人心。

當事人,你要看懂,這樣才知道自己接受的委托是否真實可靠,有沒有可能其實隻是被人利用來為他的確做過的壞事辯護。實習的時候,她聽過一個律師的調侃:“當事人當事人,當他有事找你的時候才是人”,至今印象深刻。

對方律師,你要看懂,隻有這樣才能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試想,你在法庭上,隨時都能看出對方律師哪句是講真的,哪句是在說謊,並直接擊破他的謊言,勝算不就大了許多?

法官,你要看懂,這樣才知道自己在庭上的發言是否被聽進去了。如果你在庭上侃侃而談講到口水四濺,法官大人卻是打著嗬欠想今晚吃什麼,那你又何必浪費口水呢?這還不算差,如果法官大人是皺著眉頭根本不同意你所說的,講越多他越反感就更糟了。

林小愛本來是雖然愛學習,但因為很少聽八卦,根本不知道學校裏那些五四三二一之類的存在,比如某起被學校秘密處理的刑事案件、某個學校領導身世來曆不凡、某院有個知名才女參加了什麼比賽得過什麼獎等等,都與她沒有半點幹係。

林小愛隻知道這本書她念到什麼程度了、喜歡的電視劇下一集什麼時候更新、考試的重點有哪些。

不過,既然從林小愛決心要好好學些心理學知識,當然要打聽下心理學係的老師們,以及哪些課程是適合她上的。畢竟自學雖然有些幫助,可心理學還是有太多專業知識沒有專人講解實在很難靠自己讀透的。

這不打聽不知道,一打聽不得了——原來他們學校有個牛X哄哄的特聘教授唐允昌,據說這個唐教授年紀輕輕就拿到了美國A大學X專業、Y專業和Z專業的博士學位,師拜美國知名學者B教授。

唐教授的老師在美國知名度之高啊,連FBI、CIA等在林小愛的世界裏永遠隻能在電視上看到聽到的存在,都經常向他求助。這位唐教授作為B教授的得意門生,在回國的時候還遭遇了一些風波。

這風波就隻有在早年的小學課本裏才能看到,某某偉大的愛國科學家在回國的時候遭到美國政府百般阻撓,最後還是通過同誌們的幫忙秘密回國。現在哪還能看到這樣的故事?所有出國留學的人都是恨不得留在美國,實在沒辦法了才回國做個殼上好像有層金的海龜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