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需要麵對的問題(1 / 1)

很多人都會麵臨一個問題。

小時候的問題是上學要有好成績,農民的孩子早當家。

因為大人要忙著生存。所以對於孩子的管教大多暴力式放養。

六七十年代出生的父母,受教育程度本就有限。能給到孩子最大的愛就是上學,能吃到肉,能吃飽飯。

你不能怨恨這種愛是錯的,因為小時候我們農村人的父母可得不到這種待遇。

他們的父母更加的封建思想。你不能體會他們是在打罵中成長,還是在包容中長大。

他們所能給你的愛,可能不是你想要的。但一定是他們認為對的。

所以在新世界中,那些對父母有這種怨恨的,那一定是沒有孝道的。

聖人訓中的話,對也不對。

你不能改變周圍的環境,你隻能融入。而聖人訓教導的是君子。是有文化的人。

而文化人,不也分衣冠禽獸麼。

而我的一生,應該能代表很多人的童年。

從小,來到了一個大城市。

那時的我是好奇和害怕的。——

上學了,很激動,有很多小夥伴。

聽不懂課。這在別人眼裏他們就會認為,這是個笨孩子。不需要教導。

一個班五十個學生,太多了。

細心教育對老師的壓力可想而知。在這麼大的壓力麵前,在老師麵前就有選擇了。

當然,自己的人生自己負責。即便你是個孩子,沒有自控力就得不到一些東西。

直到我上六年級的時候,我遇見了一個非常認真負責的老師。

他會嚴厲對待每一個學生,完不成任務他會讓你留校完成,啊。是語文老師。

這是我一生中唯一的一個認可的老師。

即便是進入社會,想到老師的時候我都會時常想起。

如果每一個老師都這麼認真,我們應該都有機會上上大學。

麵對誘惑,都有機會避免。

——

長大了需要麵對的問題。

步入社會,

踏實的人會緊張。

即便是從小就知道做家務,幫一些父母力所能及的忙。也打過暑假工。

還是會把從學校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認為是人生中比較重要的事。

但是社會很殘酷。

公司需要的是有能力的人,而不是兢兢業業的人。

能力包括很多啊,人際關係,辦事效率,辦事質量。

當然,想在一個地方生存,這三個都很重要。

有質量有效率,公司會認為你比較有價值。

沒有人際關係又會認為你其實可有可無。當然,這肯定不是老板的想法。

畢竟老板不會盯著一個普通人看。

如果隻是一個小小的老板,那效率和質量就已經足夠了。畢竟這才真實的決定一個人有沒有用。

人際關係在大多數崗位隻是附屬品。除非你想爬的更高,這才非常有用。

——

在第一份工作競爭失敗後,我去到了我的第二份工作中去。

怎麼說呢,我所學習的專業是比較失敗的專業吧。

不被時代所重視的行業,人太多了。

我工作一年後就發現了。

也麵臨了一些工作上的問題。

很彷徨。

本來就不是一個出眾的人,麵對工作中的壓力,我無所適從。但我依然盡心盡力。

一顆小小的螺絲釘,在千千萬萬,億億萬萬中。

真實的來說,你沒有任何用。

是的,我頹廢了。

我不知道我應該去做什麼。

普通人沒有多少選擇的機會,步入社會能選擇的將更少。

因為你的眼界和框架早就固定了。

這才是普通人,絕大多少人會麵對的。

我們比上過大學的人機會更少。我們的未來在沒有機會的情況下必然是一潭死水。

你想知道。

怎麼能看出來你的未來嗎。

很簡單,你所從事的行業,你觀察一年就能看出來。

就像普通的公務員。他們的人生也能一眼未來,但他們應該是幸福一點的。

我很羨慕他們。

鯉魚躍龍門的事,天天有人傳。

躍泥漿的魚就無人問津。

人的一生就是這麼魔幻。

天注定也好,人定勝天也好。

我累了。

我不知道我的歸處是什麼。我看見和我一樣的人也不知道他們的歸處是什麼。

直到我看見有一家人從我身邊走過。

看到他們的笑容,我才知道。

有個家也許就是普通人的歸宿。

但我沒有準備好做這件事。我很害怕,我感覺我沒有能力組建一個家。

我看著網絡中的形形色色。

這明明是一個娛樂至死的時代。

我卻感到無比孤獨。

我或許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