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映儀:
他們都跟我說,我的命啊特別的好,擁有傾城之貌、顯赫家世,得以與心愛之人共白頭,受萬人敬仰,享盡榮華,如金似玉般尊貴。
或許此生本應幸福無憂,奈何一步走錯,步步皆錯,終究難逃命運的捉弄。
憶當年,我四歲時,為夫人從街頭拾回的孤兒,她很喜歡我,待我如同己出,雖名義上為婢女,卻得她視如掌上明珠,悉心嗬護。
那日,漫天飄雪,銀白的世界如詩如畫。
我獨自在花園裏漫步,欣賞著這冬日的美景。
遠處一座亭中,一個少年正端坐在石凳上,專注地閱讀著書籍。
他的年紀約莫十歲,麵容清秀,風度翩翩,唇紅齒白,容貌俊逸非凡。
他眼神淡定,仿佛世間萬物都無法擾亂他的心境,那時我隻是個四歲的奶團子,卻被他深深吸引,這個哥哥真好看啊!讓我心生歡喜。
沒多久,夫人告知於我,彼乃府中貴胄之子,為夫人的獨子。
後夫人遂命公子攜我共遊,我心歡喜不已。
自那時起,我追隨於他尾後,雖年方十歲,卻顯得格外成熟穩重,不似同齡人的活潑開朗。
然而他對我卻關愛備至,常與我共讀詩書、對弈品茗。
他教我時,耐心十足,待我溫柔體貼。時光荏苒,我漸漸為之動容,心馳神往,終不可自拔地愛上了他。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當年,我正值花季十六,而他已風華二十二。
亂世之下,他憑借自己的本事,登上了天下人夢寐以求的的寶座,18歲,我嫁給了他,成為了他唯一的妻子,婚後夫妻相伴,本以為能攜手共度,相約白首。
可時光荏苒,歲月如梭。
曾幾何時,他那溫暖的笑容和無盡的關愛,如同陽光灑在我的心間。
然而如今,他的眼中再無我的存在,將所有的溫柔與關愛都給予了另一個女子。
後宮佳麗如雲,她們一個個地走進了他的生活,讓他不再隻屬於我一人。
我的心在滴血,仿佛被撕裂般痛苦。
鳳儀宮猶如一座冰窖,每日的夜晚都如此寒冷。
滴答滴答,我獨留宮中,從天黑等到天亮,然而直至最後,那無形的傷疤已然布滿了我的全身。
曾經的家人、朋友和愛人,如今都已離我而去,或許他們從來都不曾屬於過我。
鳳儀宮的寒冷以及滿身的無形傷疤讓我明白,我曾選擇了一條錯誤的道路,後悔嗎?
我後悔了,可是來不及了,24年的相遇,十年的夫妻,鳳儀宮滿院的桃花凋謝便是我生命盡頭警鍾的敲響。
倘若還有來世,我實在不願再次經曆這一切的痛苦,駱硯池,這是真心話,若有來世,死生不複相見。
正文:
初春時節,春雨過境,草葉間尚留有晶瑩的露珠,微風輕拂,恍如一股清冷的甘露滋潤著禦花園中的花草樹木。
今年春景,花開之美更是別具一格,花朵兒們競相開放,豔麗多姿,整座北薇宮仿佛都要都被這一片美景所吸引。
禦花園,百花爭豔,宛如一幅美麗的畫卷,幾位宮女和太監正忙碌地清掃著地上的落葉,這樣的粗活,通常都是分配給新來的宮人去做。
一位宮女一邊掃著地,一邊感歎道:“天家的後花園果然與眾不同,每一處都如此精致,甚至連花朵都開的比其他地方更加嬌豔。”
另一位宮女接話道:“瞧你這沒見過世麵的樣子,但要說花開得最美的地方,當屬鳳儀宮了,那裏的桃花和玉蘭盛開得如此繁茂,令人驚歎不已。”
話落,一個小太監望向鳳儀宮的方向,微微歎息,道:“往年如此,可今年鳳儀宮卻不如往年景美,花草也是悉心打理,可就是不見開花,唯獨院中的玉蘭開的好,可卻也快謝了。”
鳳儀宮的花兒總是綻放得最為豔麗,這裏曾是前朝貴妃的住所,華麗而莊重。
自宜德皇後入住中宮以來,便親自種植了自己鍾愛的玉蘭與桃花,以及各種花卉樹木,悉心照顧著這片天地。
後宮的嬪妃們以及外命婦們在入宮參拜時,也喜歡在鳳儀宮欣賞這些花朵的美麗。
然而,今年萬物複蘇的季節裏,萬花卻紛紛凋零,顯得格外淒清,仿佛它們也在知曉此刻主人內心的憂傷。
宜德皇後——宋映儀立於庭院之中,纖手輕撫低垂的玉蘭花瓣,嬌美容顏蒼白無色,那雙美麗的杏眸中卻彌漫著無盡的悲傷與哀愁。
兩名宮女恭敬地立在她身後,聽她低聲呢喃:“桃花已逝,不知在玉蘭凋零之時,我是否也將長眠於此。”
身著淡紫色衣裙的宮女輕聲提醒:“娘娘,這話不興說啊,不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