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強馬壯、民心歸附、明察秋毫,無不是為國為君之訣要。
紫微垣主民生,風調雨順四大天王的天官之位,天地加持之力偏向為政;天市垣主國計,有天地神鬼四大天師,天地加持之力偏向為謀;至於太微垣,則主兵事,有智勇雙全四大天將,天地加持之力偏向為戰……
這十二個天官果位,若是可以集齊應運之人,傲來國的氣運就能做到長盛不衰了。
……而立國之時,某人“聚十洲之祖脈,迎三島之來龍:納百川以為根、築雲台以為基、擎天下以為業,立大教以示教化”之類的祈天禱詞,其中的三島之來龍,指的就是要搜集可以聯係和鎮壓各界三垣之力的應運之人!
也隻是現在tm世界風起雲湧,天策真龍將要誕生,連突然冒出來的大boss人王伏羲也要落子博弈,蕭洪必須加大tm世界的投入,實在是抽不開身:無論如何,活人的國度都相當重要,在開疆裂土獲取異力的同時,一定要保障其發展不可落下。
一旦tm世界的人間勢力出現意外導致運勢大損,在冥界的運勢卻如日方中,那搞不好傲來國的風向就得變!
若是華夏十洲傲來之國,太上元皇始帝洪武帝君,因為這樣的天人感應,從此變做了酆都傲來,雙世閻摩平等王,那蕭某某可以說就是根基盡廢、連哭都哭不出來了!
不為別的,冥界始終隻是世界的附屬。所以在天地正果業位的體係中,鬼帝不稱皇、永遠隻是閻羅王。
即便是鬼帝的巔峰、六道輪回之主,也不過是雙世閻摩平等王而已啊!一旦發生那樣的事情,蕭某某必將失去好不容易才得到的天帝果位、也得不到三垣異力加持、連傲來國也得破而後立才能破此困局:那樣的話,就算是勉強盡占三垣星門了,又能如何?
暫時還沒有更好的地方,傲來國的行政中心就暫時移動到易京去了。
為什麼閶闔星門、紫微垣的中樞之地,要更名易京?
嗯,一個易字,表示以後會有變數,此城並非是的做為傲來國中心存在、僅隻是暫時……
同時這個易字,還應對了紫微垣一係列星命的最遠古天帝,真正的先聖伏羲、而不是tm世界的那個同名不同人版本的人王伏羲。
先聖伏羲,那可是蕭某某立國時假借氣運的源頭。伏羲雖然出生玄門,卻也是道門始祖,有易經一書遺世,這易字自然也可以做為此事的紀念:以後當真易京換城的時候,所欠下的因果自然是可以順手擺脫開來,將之鎮壓於此,以免日後出現某種局麵……
陪都易京的地位確定後,自然是要有一係列的大動作。
首先,是在紫微垣圍攻中征兆的百萬亡靈兵團,其重編製。重編製的去處,除了為皇家近衛軍、皇家騎士團和第一軍團的精英兵團提供精銳戰力外,還在傲來國全禁淘汰出一大批戰鬥力不達標的弱戰力亡靈,讓他們重歸生產領域外……
最後,得到了超過六十萬算不上精銳的老兵,被分部派駐傲來國各處疆域的戰略要地……
這樣兵多將廣、也兵精糧足以後,依舊駐紮在傲來國閶闔星門南部疆界
嗯,與中陰界緞君衡的盟約現在蕭某某已經相當的有底氣了,他能夠肯定確定以及一定其對傲來國的態度。整個紫微垣已經一統的情況下已經沒有必要再將重兵布置在對黃道二十八宿星域的邊界上!
在這個前提下,傲來國第一軍團也就班師回朝了,且和皇家近衛軍一起磨刀霍霍,隨時準備介入tm世界的雙巨頭之爭……
所以,嗯,打醬油寂寞了近兩百萬字後,某人最初的一幹英靈戰力,終於是再度在非某些時間出現在某人身邊了,這可真是可喜可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