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龍是獨角有翼之龍,色呈青赭(青褐色略偏黃),為蒼龍之屬……
《述異記》上有記載:虺之屬(鑽地的較長毒蟲,泛指蛇、蜥蜴、地龍/蚯蚓),逢五百年生雙爪獨角為角龍(蛟龍),千年得雙翅四爪方成應龍;其爪似鷹,能走能飛亦能倒水(指長於水性,能潛水);其能大能小能隱能現,又能翻江倒海、吞風吐霧、興雲降雨;此龍專司疏通水道之責,為江河之長……金鱗(魚類)成龍居於海,虺蟲成龍雄於江,故應龍也稱江龍、湖龍、河龍……
……老羅《西遊記》裏麵的第一號苦逼,某涇河龍王,就是應龍……
從這段文上我們可以知道,蜥蜴變的應龍能有八爪(4+4),所以大家都說蒼龍八爪。
……又故老相傳,海龍,也就是魚龍;其極限,卻是九爪的金龍……
而誌異中有記載的第一隻應龍,更因為輔助軒轅黃帝有功,而功德圓滿得天地庇佑。有道是"雲從龍風從虎",所以那神龍有黃雲罩體:於是黃澤終於蓋過蒼澤,生就得一副雙角黃鱗……所以此應龍又稱為黃龍。
……漢末有巨鹿人張角,正是參考這段公案,觀莊子《南華經》悟出天機;便登高一呼"蒼天已死,黃天當立",因天譴而死!
也隻可惜那被稱做是黃龍的存在,也沒有個名字被流傳下來。所以大家都說“黃龍就是應龍,應龍就是黃龍”……
……於是在各種小日本的遊戲中,黃龍和蒼龍的概念都被徹底的搞混,讓更多的人笑而不語……那不是以偏概全了麼?
確實啊,是有一隻應龍變成了黃龍……但也不能因此就用黃龍,替代了應龍的存在啊。
那麼,有關"黃龍就是應龍"這個事件的真相呢?嗯,那卻是太史公造的孽……
據《史記》記載:相傳應龍是上古時期黃帝的神龍,曾奉黃帝之令討伐過蚩尤,並誅殺了蚩尤誇父而成為大功臣;在大禹治水時,又曾以尾掃地,疏導洪水而立功……於是太史公就這麼曰了:“此應龍又名黃龍,黃龍即是應龍,因此應龍又是大禹之功臣。”
這段文的大意就是,以黃帝為首的黃河流域部落,與以蚩尤為首的長江流域部落,發生了戰爭。於是雙方都驅使各種神奇的異類來幫忙。黃帝這邊的應龍正好擅長"蓄水',被蚩尤那方擅長"呼風喚雨"的風伯和雨師克製:大雨飄向黃帝這邊,被應龍蓄起來流不出去,不僅奈何不了風伯雨師,還淹死黃帝好多人:其中有個龍套叫伯鑒,後來給薑太公打過醬油……於是黃帝處於弱勢,便在處罰了應龍後,把自己女兒"女魃"煉成天地間第一隻僵屍"旱魃"止住大雨,一舉殲滅了蚩尤部落。鬥法失敗憋了一肚子火的應龍,也借機奮不顧身拚死衝殺立下汗馬功勞,殺掉了蚩尤和誇父。於是應龍功德圓滿,在天道感應下,便有慶雲入體,黃雲罩身:單角變雙角,青鱗轉金鱗,應龍也進化成為黃龍……隻是在戰爭中,它耗損氣力過大傷到了根基,再也無力振翅高飛回歸天庭……
……嗯,在逐鹿之戰後,應龍就變折翼的天使了……所以在供奉的神像上,黃龍是無翼的……
變成了黃龍的應龍,也隻好跑到南方,蟄居於山澤之間。又因為龍屬水,所居之地雲氣水分自然彙聚,自此南方多雨。也是等到幾百年後,軒轅黃帝飛升之時,黃龍以坐騎的名份,才重新……"軒轅乘黃龍飛升",書上又是這麼曰的。直到許多年後,黃龍重臨人世,助大禹潭水脈,開江河,成為治水功臣之一。
“哈?原來應龍,是蚯蚓進化的?蚯蚓……那不就是很會爬爬爬的很長長長的蛆蛆蛆蟲?”
這個時候,有突然出現的千瀨醬,如是吐槽說。
像傲來國立國這種大場麵,居然沒有能夠出席……七瀨醬正因為這種事情,而相當不滿呢。
所以,她順勢的,對因為新招有成而滿滿自得、感覺良好的某爬蟲或者說蛆蟲,給出了相當給力且致命的一擊。
嗯,在周圍一應人等的忍俊不禁下,蕭洪這下子是徹底的欲哭無淚了啊。所以他也隻好惡狠狠的向某個始作俑者撲了過去……
“是啊是啊,據說蚯蚓還很會打洞呢!”如是說著,“嗶-!”的一下子,扭打在一起的兩條人影應聲消失了。
……那是空間移動Lv4……嗯,你們都懂的!
……
留於現場的最後三人,其中自然有素還真,和覆天殤……
那個現場,本來是很沉寂的。
但是在蕭洪消失了幾分鍾後,某素還真突然就呸了一下……嗯,大餅臉微紅……
……顯然,她似乎是打算偷窺和觀察某人的行止,現在卻不得不半途就把它中止。
仰天長歎後,真賢人開口了:“龍飛於天之形,潛龍勿用之勢麼?……終究隻是應龍之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