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解決(1 / 2)

待在山西總督的府上歇下後,太夫人的臉色就沒有好過。

朗雲宏到是直接的問朗雲夢:“你知不知道自己犯了什麼錯誤?”

“假傳皇後懿旨。”朗雲夢低著頭說道。她也不知道自己當時是怎麼了,頭腦一發熱,話就說出去了。“為今之計就得想想怎麼補救了。”

太夫人聽了這話這才開口:“你有什麼主意了?”問一個四歲的孩子著實不靠譜,但朗家的孩子一向聰慧。

朗雲夢就嘟著嘴說道:“現在最重要的是和皇後娘娘取得聯係,之後讓假的變成真的。最好能得到皇上的支持。”

“你說的倒是容易。”朗雲宏鐵青著臉訓斥的道。

朗雲夢被一向疼愛的大哥說了重話,眼眶不由紅了起來,氣惱的說道:“這也不是沒有可能的,有時候就要看這話怎麼說。山西距離江南這麼遠,都有這麼多的難民,那江南一帶一定是災情嚴重,如果這種獎勵可以讓富商心甘情願的掏出糧食錢銀,總比廣征稅收好得多吧。”

朗雲宏和太夫人都不由思考了起來,,太夫人點了點頭說道:“這話也不無道理,往常咱們總是想著商戶的低賤,卻忽略了他們可是掌控著錢糧的人,壓迫往往得不到最好的效果。”

這種讓現代人看似簡單的問題,在古代的帝王製卻是自降身份的行為,實行這個政策需要的是一個能心胸寬闊的人。而當今的聖上正式這樣的人,所以看似為難的事情也變得簡單起來。

“這要話說得好聽,那皇上還可以得到一個賢德的名聲。”朗雲夢就快言快語的說道,朗雲宏揉了揉額頭說道:“你真應該管管自己的嘴。”

有些話隻能心領無能言明。

太夫人就笑了起來,和朗雲宏說道:“你現在就快馬加鞭的回京,先和你父親將咱們的情況說了,之後的就讓你父親自己想辦法。”

看來太夫人對朗繼明的信任度很高,沒有多餘的囑咐,朗雲夢都能明白的事情,朗繼明自然能比她看的更遠。

“好。”朗雲宏應了一聲,連包袱都不準備,自己一人就獨身上了路。太夫人有些擔心,朗雲夢卻對自己大哥充滿信心,但她也有自己的擔心,她擔心的是消息不能準時到達皇上的耳朵裏。

山西總督的消息散布的很快,當時就有兩家富商承諾拿出千斤米糧,到了當天晚上,就又有三家富商找上了門,第二天山西總督就開始組織施粥。

一時之間山西的難民就穩定了起來,太夫人又組織了自己田莊的人開始搭建難民臨時住的窩棚,有幾家人也開始有樣學樣的出資出人的搭窩棚。

十天之後皇上的聖旨也傳到了山西,皇上體恤民情,不僅免稅收兩年,還說了能夠捐梁萬斤的人便封世襲的千戶,一時之間朝野震蕩,卻在難民快速穩定的情況下鴉雀無聲了。皇上派了曆朝最為清廉公正的官員散布到了各地監督開倉,其中就有朗繼暘。並征集了各地的勞力搶修堤壩,治理災情。

其實具體的內容朗雲夢並不知道,但大致的情況就是這樣了。又過了半個月端午節都沒過好的朗雲夢,終於和太夫人回到了燕京。

李氏看見平安歸來的家人,熱淚盈眶的抱緊了朗雲夢,幾乎舍不得放手。朗雲夢這次回來還帶了當時劫持太夫人和她自己的十幾個大漢,當朗繼明聽她說了幫自己籠絡人才的話,頭疼的歎了口氣。但看見女兒得意的小臉,斥責的話便說不出口,親了親女兒小小的酒窩,笑著問她:“你怎麼有這麼大的膽子。”

朗雲夢理直氣壯的挺直了腰板說道:“這才像您的女兒嘛!”

朗繼明忍俊不禁的笑了起來,打趣的說道:“我可沒有你這麼高的闖禍本事。”

父女兩個正說著話,有太監傳聖旨說皇上要召見朗雲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