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 章(1 / 2)

眾人一路舟車勞累,到了京城,都很疲憊。樂樂早已經沒有先前的樂嗬勁兒,耷拉著腦袋,懶洋洋地牽著夏瑾瑜的手。

臨近了,夏瑾瑜看著這熟悉又有很是陌生的地方,一時間有些近鄉情怯。天色不算早了,龔仕傑提議先休息一晚,明日再去拜見長輩。

一夜無話,第二天,夏瑾瑜早早醒來,歡喜給她梳洗打扮好,汪嬤嬤走進房門,見小郎還在睡覺,不由道:“這段日子,緊趕慢趕地,小郎君還這麼小,也真是難為他了。”

夏瑾瑜笑道:“讓他再多睡一會兒,嬤嬤,東西可都收拾好了?”

汪嬤嬤點頭,道:“三娘放心,全都弄好了。”

夏瑾瑜道:“這就好,想不到幾年後,我又一次回到這裏。這麼些年,也不知道娘親和哥哥們過得好不好。”

汪嬤嬤也有些傷感,道:“一去這麼多年,所幸沒有辜負夫人,三娘和小郎君都好。”

幾人又讓小二把早飯擺在屋子裏,過了小半個時辰,夏瑾瑜叫醒樂樂,一家人都有些心不在焉的草草吃了幾口便罷。

下了樓來,幾人便圍坐在桌前等著去打探消息的龔仕傑一行人。澹台彥恒給的幾個護衛,正規規矩矩地站在幾人身後,冷漠地瞧著其他人。

周圍的客人瞧著幾人凶狠的模樣,哪裏還敢再看,一時間屋子裏連句話也不曾有。

過了一會兒,便見龔仕傑進來,他對夏瑾瑜道:“三娘,我們走吧。”

夏瑾瑜笑眯眯地看著他,問道:“金老三去哪兒了?”

龔仕傑回道:“他還有事情要忙,便告辭了。”

夏瑾瑜哦了一聲,道:“這麼長時間,真是給他添了不少麻煩。回頭可得多謝謝他。”

路途中,龔仕傑簡單說了一下打聽的情況,才知道,母親和哥哥們很久以前便搬離唐府,另置府邸。

行了小半刻鍾,幾人將馬車停在一棟並不怎麼起眼的民居前,屋外兩頭石獅坐鎮,房門緊閉,紅漆斑駁,一派蕭條之色。

夏瑾瑜攜了兒子往前走,輕輕扣響門扣,不多時,大門吱呀一聲打開來,一老頭探出頭來,瞧著眾人,問道:“你們是誰?”

夏瑾瑜道:“這位老伯,敢問府上唐老夫人可在?小女是夫人的親人,特來拜見?”

那老頭道:“這位小娘子,可有信物?”

夏瑾瑜聽他說完,便從袖子裏抽出一封書信來,遞上前道:“還煩請老伯遞上去,夫人看畢便會明了。小女便在這兒稍等片刻。”

老頭接過書信,將信將疑得道:“那小老兒便去試試看,小娘子且稍等。”

門又砰地一聲關上,歡喜嘟嘴,道:“這人好生沒理。”

夏瑾瑜道:“你也少說兩句,老人家有疑慮也是對的。我又不曾告知他我是誰。就等等吧。”

夏瑾瑜說完,看著這院子,道:“這些年,也不知娘過的是何日子。”

話音剛落,便聽見裏頭呼啦啦的聲響傳來,一會兒子功夫,大門便打開了,開門的是一位年輕後生,有些氣喘噓噓得道:“小娘子,我家夫人有請……”

幾人進了門,剛過了垂花門,穿過前廊,便見一老婦人在幾個媳婦子的攙扶下往這邊過來,夏瑾瑜瞧著她花白的頭發,滄桑的麵頰,忍不住大叫了一聲“娘……”

夏瑾瑜也顧不得理解,大步奔跑過去,唐氏瞧著活生生的閨女站在自己跟前,忍不住大哭,雙手抓住女兒,道:“我就知道,我就知道三娘你還活著。”

母女二人少不得抱頭痛苦一二,一個圓臉媳婦勸道:“母親,小姑如今遠道而來,我們且進屋去吧。”

唐氏死死抓住女兒的手,道:“瞧我,竟高興昏了。”說完指著剛才說話的圓臉媳婦道:“這是你大嫂。”

那圓臉媳婦忙見禮,夏瑾瑜也回了一禮,又問道:“大哥都娶妻了,那二哥呢?”

唐氏道:“你二嫂前些天生了個小娘子,這會兒還沒出月子呢。待會兒娘再帶你去見你二嫂。”

夏瑾瑜笑著點了點頭,又道:“娘,您還沒見過您外孫呢。”說著朝汪嬤嬤牽著的樂樂招了招手,道:“樂樂,快來,見過外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