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我拿青春賭明天(1 / 2)

楊儀用近一頓飯的功夫看完,這才慢慢的放下急報。他的臉色有些發白,嘴唇也失去了血色。額頭有微微的汗沁出。他低下頭,想了很久,直到費禕和胡濟也看完了,他才慢慢的抬起頭,環顧一圈,聲音幹澀的說道:“雖然我很不喜歡這豎子,可是從算學角度來說,我不得不說,他的計算非常準確、周密。糧草運輸,將是北伐最大的軟肋。如果不能速勝,我軍……我軍……”

諸葛亮沉默不語。他是第一個看這個急報的,雖然算學不一定比楊儀強,但算這些也綽綽有餘。更何況他天天在籌備北伐的各項事務,豈能不知糧草運輸是最大的軟肋?隻是他原本還有些掙紮,現在聽到楊儀這麼說,他最後一絲僥幸也煙消雲散了。

費禕和胡濟互相看看,苦笑著搖搖頭。諸葛亮瞟了他們一眼,又把目光投向了馬謖。

馬謖把急報遞給楊儀之後,一直在沉思。此刻感覺到諸葛亮的目光,他抬起頭,微微一笑:“威公說得對,如果僅從這件事上來說,魏霸的這份急報的確有些道理,特別是對於他這樣一個還沒有經過戰事鍛煉的年輕人來說,有這樣的見識,實屬難能可貴。不過,這畢竟是紙上談兵,可以參考,卻當不得真。如果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通過計算來完成,那還要我們幹什麼,讓威公一個人坐在成都算一算就可以知道結果了。”

馬謖說完,笑了起來。楊儀等人也跟著笑了,不過笑了兩聲,便覺得有些無趣,不約而同的閉上了嘴巴。這種感覺讓諸葛亮覺得有些不是滋味。

馬謖看看楊儀等人,有些不解的笑道:“你們這是怎麼了,真以為戰事走向會是這個結果?你們難道看不出來這裏麵的漏洞?威公,我不是說計算上的漏洞,糧草運輸的問題一直是我們的弱項,這個毋庸諱言。不過,他隻是以目前的情況來推測,卻忘了各種因素都是會隨著戰局的變化而變化的。比如說,如果我們拿下了隴右,逆魏在上邽的麥田就成了我們的囊中之物,糧食的困難將會得到大大的緩解。再比如……”

馬謖一口氣說了好幾個理由,楊儀等人的表情這才放鬆了下來。諸葛亮雖然一直沒有太多的表情變化,可是眼神中的擔憂明顯也減輕了一些,他讚賞的看看馬謖,點了點頭。

馬謖躬身道:“丞相,魏霸憂心國事,這份熱情值得讚揚。不過,他畢竟太年輕,又有些先入為主,如果不讓他徹底明白這些擔心都是多餘的,一旦散撥出去,對我軍的士氣會有很大的影響。大軍行動在即,我們不能掉以輕心,我打算趕到安陽去,和魏霸麵談一次。”

諸葛亮略作思索,點了點頭:“有幼常出馬,那我就可以放心了。”他起身走到案前,打開剛剛蓋上不久的硯盒:“雖說有你去便已足夠了,不過我還是想給他寫一封親筆信,以示嘉獎。”

楊儀有些眼紅。他的兒子幾天前剛剛出發,就被諸葛喬趕下了戰船,而罪魁禍首就是魏霸。現在諸葛亮不僅要讓馬謖去和魏霸麵談,還要親筆寫信嘉獎魏霸,這份對年輕後輩的器重真是非常少見。就是諸葛喬也沒有享受過這樣的待遇。

諸葛亮似乎感受到了楊儀的心酸,他一邊寫一邊說道:“魏霸不尚空談,務實審慎,是個難得的人才。好好加以培養,將來是我大漢的棟梁。我們這些做長輩的,對後輩要多加提攜。威公,元休這兩天如何?”

楊儀一聽,頓時轉怒為喜,連忙躬身道:“丞相,他這些天閉門思過,已經不再那麼衝動了。”

“如此甚好。”諸葛亮點點頭,用手指敲了敲魏霸的那封急報,笑道:“魏霸有百般好,卻有一樣不好,寫的公文太過直白。讓元休去,幫著伯鬆處理一些文書,也是好的。”

楊儀大喜。

……

魏興郡名義上一直是魏國的勢力範圍,不過魏興郡太守申儀卻不在西城,而是西城東百裏的洵口。對於尚在西城以西的安陽來說,更不在申儀的控製範圍以內。諸葛喬率領五千大軍趕到安陽,一路上什麼敵人也沒碰到,安陽的百姓一看到他的大旗就開門投降了。

諸葛喬很高興,對魏霸說,你看到吧,這就是民心所向,根本不用打,安步當歸。

魏霸笑笑,沒說什麼。對他來說,這種勝利根本不值一提。安陽原本就是漢中的地盤,如果不是劉封逼反了孟達,安陽人就是益州人,到現在他們也不認為自己是荊州人。再加上申儀遠在兩百多裏以外,對安**本無法有效的控製,這些百姓才不會傻到主動和諸葛喬作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