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二皇子的心思(2 / 3)

千裏之外皇城禦書房,女帝心中一動,一滴朱砂落在奏折上,果然不一會外間就亂起來。

“讓我進去,我要見陛下!”一個聲音高聲道。

還是來了,女帝放下筆。拿起手邊的茶抿了一口,歎了口氣道:“不用攔他,叫他進來吧。”

旁邊伺候的老宮女低聲應是便去傳令。不一會,一個看來還不到三十歲的美貌男子闖了進來。見到女帝也在看他,他才站住行了一禮,不等女帝發話,便自己站起身湊到近前哭哭啼啼道:“陛下可得為我做主,琦兒那丫頭越發不聽話了。”說著就做勢抹眼淚。

這位便是蔡玉琦的皇子老爹姬盂了,他與女帝雖是異父姐弟,卻自幼便得女帝喜愛。當年把他嫁給蔡將軍,也是女帝千挑萬選才相中的。沒想到叫他落到孤兒鰥夫的地步,於是越發憐惜這個小弟弟。便由著他胡鬧,隻要不出格,也隨他去了。姬盂所來為何,從她收到蔡玉琦的折子便知道了。

隻是不曉得這人具體會在哪天來見她,結果姬璞回來沒多久,他便來了。看來二皇子是去看過他舅舅了,難道是沒把咱們小蔡大人的話帶到?怎地她老爹還是哭天搶地的摸樣找來。女帝一麵摩挲腰間的玉帶,一麵揣度姬盂的心思,不知這個小弟這次來哭是為了什麼。

姬璞確是把蔡玉琦的話帶到了,不過是換了個說法。沒著墨在蔡玉琦留在那裏的心思如何堅定上,反而是說三句裏就有兩句,要帶上些以往聽講史的翰林說過的,曆史上哪年哪裏也有民變、哪年哪裏也有災疫。不用說,那些事件結局都很糟糕,當事人都很慘淡。

長皇子姬盂自幼生長深宮,也不大愛讀書,對民間疾苦知之不詳。從前蔡將軍又是個能幹的,什麼大亂小亂都是手到擒來。他便以為蔡玉琦書信過來,說要留待江南化解危機後再回京城,不過就是加長版出差罷了。又聽說蔡玉琦願意回京後,花大把時間陪自己將功折罪,心裏還挺美。

他甚至都計劃好了,屆時叫蔡玉琦先去見哪家公子再去見哪家少爺,必得叫她從中挑出一個把婚結了。哪知聽二皇子說到後麵,竟是越聽越不對。他拘著蔡玉琦不叫她走武職是為了什麼,還不是為著不叫她和她母親一般,身處險地不意間丟了性命,叫旁人傷心遺憾一輩子嘛。

這下可好,她打著賑災的幌子出門。到了地方卻在行平亂之事,還要和什麼疫病扯到一起,難不成是忘了她母親是怎麼去的。姬盂一會覺得刀劍無眼,一會覺著病疫什麼更是無情。當年的蔡將軍是何等英姿勃發,青春年少的俊傑女子,誰能想到她會去的那麼突然那麼早。

若是當時自己能更多相信自己的感覺,不叫她去那一趟,也不會如今剩下自己一個獨活。蔡玉琦也會有其他兄弟姐妹,不會將來獨木難支。最後姬盂連姬璞何時走的也不知道,定定坐在原地隻管想著自己的心事。

對於蔡玉琦積極上進,尋求在女帝麵前表現的機會,他也不是一味反對。畢竟蔡玉琦隻是女帝的外甥女,不是親閨女。公主們或者可以不思進取,吃喝玩樂過一輩子,外甥女若想一直聖眷有加,不努力可不行。其實就這一點來說,蔡玉琦比之凡是不出頭的二皇女、唯唯諾諾的四皇女這兩個還來得自在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