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純陽宮外山路直下,李臨夢就沒有再回過頭,他真心喜歡純陽宮,但是卻不留戀純陽宮。一路上他腦海裏回憶著曾在純陽宮的一幕幕,他很奇怪自己為什麼會想起那麼多,比他自己原以為記住的還要多。他並不是下了山就不再回來,但是為何會想起那麼多呢?
純陽宮是他從小生活的地方,這裏有著他一切關於小時候的記憶,同樣有著讓他重視的人事物,他敬重師父李忘生,敬畏師伯謝雲流,喜歡自己的師兄妹。可要說最在意的,非九歌莫屬。
有時候臨夢會抱持著著師父說的就是對的這種思想,讓九歌看在眼裏,無奈在心。
在李忘生的眼裏,李臨夢是一個懂事聽話而且勤奮的徒弟,他對他的期望是非常大的。每當他遠遠看見臨夢獨自一人在太極廣場修道練招之時,李忘生都會右手摸著胡子,得意洋洋的對他身邊的人說,我純陽未來的道路一片光明啊。就連一向對事不對人的武技訓練師於睿都對其稱讚有加。
臨夢其實沒有李忘生心裏想的那麼聽話,他也隻是個普通弟子。臨夢記得自己曾經捉弄過一名叫楊善保的香客。香客說他想暢遊玉清棧道卻找不到入口,臨夢就帶著他遊了一整圈純陽範圍內的各地,就是沒有帶他到棧道。九歌那時候本來就和臨夢呆在一起,最後看不過眼才把楊善保帶到正確地點,對方還對他們倆道謝了。臨夢那時候隻是撓了撓腦勺不好意思傻傻地笑了笑。九歌自然知道他是什麼意思——不就是知道自己做錯了但是不好意思道歉之類的麼?
臨夢最喜歡站在高高的地方舞劍,他認為,純陽乃修道之所,誰不想成仙?但是誰又能成仙?修道隻為修身養性,靜心明氣。若心存成仙之願,那不如就來登高而望吧,站得越高,也許他的心就能更接近九天。每當臨夢一次又一次的登上高處時,九歌都會在不遠處仰著頭看他。他能在臨夢的身上看到自己曾經的影子。臨夢從來都不知道九歌的過往,所以每當他登上一次高處,他都想讓九歌也和他一起上去。隻可惜九歌自己知道,他已經沒有能力再上去了。這個時候臨夢都會從上麵下來走到九歌麵前對著他說。
師兄,手伸出來,我可以帶你上去。這個時候的臨夢表情都是無比認真的。
其實九歌很想伸出手,他想再一次感受那種淩越九天的感覺,卻又像是中毒一般對高處有著恐懼感,每一次都會在最後製止住自己。臨夢很不解,他明白自己是一點都不了解這個師兄的。雖然不在同一個師門之下,但是卻又沒有任何原因的最喜歡呆在一起。他想了解這個師兄,但是九歌不會給他任何機會。
對於修仙,臨夢看得比誰都開,他更向往的是外麵的世界。每當純陽有香客進入。他都會纏著問東問西,香客沒有嫌煩,也多虧了他有一張好臉蛋吧。有些香客還會在下次上山前給他帶了很多外麵的東西,這些東西能讓臨夢樂上好一段時間。
時過境遷,回憶終究是回憶,李忘生完全沒有想到的是,離開純陽,入世凡塵,這個想法在李臨夢內心早已是根深蒂固。從他向李忘生提出下山的要求之時,李忘生就該想到終有一天,李臨夢不再是他心裏那個既聽話又乖巧的孩子了。
李臨夢在九歌的幫助之下成功離開了純陽,一切都是如此順利,唯獨讓臨夢沒有想到的是他的師兄在他離開那一天開始就被罰跪三清殿前七天,從此一病便再也沒有醒來過。
“疾風”奔跑著,馬蹄聲一直沒有間斷過,臨夢身邊的景色也從原先的山間素白逐漸過度成原野的青翠,他為什麼一路上會回憶起那麼多呢?
當他勒馬站在青龍橋上,看著眼前高聳磅礴的長安城門,人來人往的集市時,他終於意識到了,也許是因為,今次入世,不知再歸……何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