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紀,你剛才用的,是咱們華國的武術嗎?”車上,馬勻饒有興趣的打量著政紀問道,每個男人都有一個武俠夢,即便是他,也不例外。
政紀笑著搖搖頭道:“武術不武術的我不知道是不是,算是一種防身術吧,小的時候在老家,有一個老道士教了一招半式”,或許是因為他的秘密實在太多,政紀現在已經能做到說假話麵不改色心不跳的程度,將一切的秘密都推給了那個萬能的橋段中爛大街的老道士。
“這樣啊,以後有時間了,你可教我兩招,”馬勻若有所思的點點頭,笑著拍拍政紀的肩膀說道。
聊著天,看著風景,等再出現的時候,已經是一處並不起眼的大樓,說不起眼,是因為這座大樓,在高樓林立的華爾街,是那麼的不起眼,甚至可以說是有些古舊。
“這裏就是穀歌的辦公大樓?”政紀看著眼前的大樓問道。
“差不多了,不過穀歌是家小公司,這座樓的第十五層才是他們的辦公場所,”馬勻抬頭看了眼說道。
政紀聽了頗為感懷,這就是前世那個龐然大物的穀歌,誰能想到,眼前的這個不起眼的公司,會在十年後,成為了市值萬億的互聯網界的巨頭!此時看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這句話,也同樣適用於此處。
“走吧,”政紀看了眼大樓,率先走入了其中,沒錯,他今天來就是和穀歌進行最後一次洽談的。
大樓內,或許是因為上班時間,有不少西裝革履忙碌的男女,對於政紀三個東方麵孔大部分也隻是稍作留意,並沒有引起多少注意,更多的是拿著手機座機不停撥打著電話,笑著臉與客戶交談的,更有甚者,手裏拿著漢堡,一邊吃,一邊忙碌,這讓政紀對於華爾街有了更直觀的印象。
在政紀對於華爾街的印象,更多是來源於前世的一部著名的電影《華爾街之狼》,華爾街,原不過是紐約南部一條大街的名字,長不超過一英裏,寬僅11米,由英文“牆街”音譯而來。
因紐約券交易所、美國券交易所、投資銀行、政府和市辦的券交易商、信公司、聯邦儲備銀行、各公用事業和保險公司的總部以及棉花、咖啡、糖、可可等商品交易所均彙聚於此。正因金融和投資高度集中於此,它被譽為國際金融的神經中樞。
其實這條街道又窄又短,從百老彙到東河僅有7個街段,但對於全球金融業者與投資人而言,它卻是資本市場的聖殿。人人都說它是夢想家的天堂,無數人從這裏開始,一夜跨入金融巨子的行列;當然,它也是企業家的地獄。有多少人在此崛起,就有多少人在此身敗名裂,落入萬丈深淵。
在他的印象中,華爾街的工作者,無一不是那些西裝革履,神情冷峻的華爾街金融嬌子們,就像是奧林波斯山上的希臘諸神,超凡入聖。他們身輕如燕,長袖善舞,自如地穿梭在這個天堂與地獄的交彙處,以非凡的魅力,帶領著華爾街,分秒不差地運轉著,像一架不知疲倦的巨型機器,日以夜繼地對世界經濟,散發著魔幻般的巨大威力。
他們都名校畢業,表麵絕對冠冕堂皇,擁有名譽、地位和財富,喜歡刺激、金錢和成就感,他們優雅而博學,機敏而不凡,他們是處於金字塔上層的高端人士。
而如今,親眼見到了這群人,政紀才發現,書本與電影將這群人妖魔化或者說是誇大了,不可否認,在這裏的大多都是精英,可是看他們此刻的狀態,亦如國內幾年後的房地產保險經融之類的銷售員,他們也會為了一個拉攏一個客戶費勁口舌,也會照著電話名單上的號碼一個接一個的撥打推銷,而要說不一樣的,或許就是與其他地方的工作人員相比來說,他們的壓力好像更大!每個人都好像打了興奮劑一般的忙碌著,工作像是在打仗一般,。全球超高智的精英,雲集於此,所以競爭極其激烈。金融交易場,就是個亢奮的鬥獸場。錢,在這裏隻是數字,難以想象的零,多到讓自己麻木。每當大談判,大交易時,交易員說感覺自己隨時會死。每個人手上,每天經手的資金量小則百萬,大則億萬,一旦出錯,後果不堪設想,所以壓力巨大。
ps:最近稍微不太忙了,暫時恢複了雙更,謝謝大家不離不棄的追書,我以後盡量多更!還請大家多多支持下作者~不求別的,收藏和鮮花都是免費的,希望大家能多去正版的17K網站給我收藏些,我就很開心了,我都書群481804735,歡迎加入~